正值惊蛰春分之交,沂蒙山区的万亩生态茶园迎来施肥关键期。在海拔600米的梯田茶海中,一台银灰色单轨运输车正沿着S型轨道蜿蜒而上,穿梭于地势陡峭的梯田间,精准投送有机肥包。这套由智能导航系统驱动的运输设备,正在院东头镇峻青茶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上演“数字春耕”的科技图景,增加了高山茶园的数智“含AI量”。
据合作社理事长孙立国介绍,沂水峻青茶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位于沂水县院东头镇上小庄村,地势陡峭,坡度普遍超过45°,人工挑运茶叶、肥料、农药等既费时又费力,劳动力短缺、劳动效率较低的问题愈发突出。
如今,茶园已建成500余米山地单轨运输线,覆盖50亩核心茶园。运输车采用模块化设计,单节轨道承重达400公斤,45°陡坡上仍能平稳运行。孙立国算了一笔账,“1台运输车4小时即可完成过去20人一天的运输量,年节省人工成本超10万元,鲜叶损耗率降至3%以下。”该运输车由一台汽油机、变速箱、自动装置、载物车和轨道组成,具有稳定可靠的爬坡、转弯、前进、倒退等功能,非常适合在地形坡度较为复杂的茶园、果园、养殖场里运输茶叶、果实、农药、化肥、饲料等。山地单轨运输车方便又快捷,省时又省力。
从这个小小的缩影放大到当前科技深度融入农耕智慧的“新型课题”,可以看到不仅是生产效率的飞跃,更是传统产业向高效、高产、高科技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