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总结提炼各地乡村振兴好模式、好经验、好做法,鼓励全社会支持和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由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主办的山东省乡村振兴“金点子”创意大赛线上决赛于2022年12月在济南举办。
大赛按照乡村振兴总体要求设置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人才培养、乡村文化传承、乡村生态保护、乡村组织示范5个赛项,采取个人申报,县级汇总,市级选拔推荐方式,共有16市159个项目参赛。经过专家初审,56个项目进入决赛参加现场路演,其中乡村产业发展赛项22个,乡村人才培养赛项9个,乡村生态保护赛项7个,乡村文化传承赛项10个,乡村组织示范赛项8个。经过激烈角逐,大赛共决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临沂农广校)推送的8个项目进入决赛,兰陵县《实施鸿雁工程 赋能乡村振兴》获得乡村人才培养赛项一等奖,莒南县《一把小木梳带来的大市场》获得乡村文化传承赛项一等奖,沂水县《“四唯实、五步走”创新乡村人才振兴新模式》获得乡村人才培养赛项二等奖,费县《秀外慧中,缘来巧核——小核桃激发乡村振兴“核”力》获得乡村产业发展赛项二等奖,沂水县《沂水县布局建设乡村区域能源中心,闯出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路径》获得乡村生态保护赛项三等奖,沂水县《荒山变金山:党建引领致富路》获得乡村组织示范赛项三等奖,沂南县《万润草莓数字生鲜产业项目》获得乡村产业发展赛项优秀奖,河东区《让中医药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获得乡村文化传承赛项优秀奖,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临沂农广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每个参赛项目均用多年扎根农业沃土的智慧和经验,为我市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提供了好的思路和办法。
系列展示1:乡村人才培养赛项一等奖
实施鸿雁工程 赋能乡村振兴
——兰陵县大力夯实本土人才对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是人民的乡村;乡村振兴,是人民的乡村振兴。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到乡村振兴为了人民、乡村振兴依靠人民、乡村振兴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鸿雁工程”创意概述
本土人才,作为土生土长的乡村“鸿雁”,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道路上的主力军。打造一支技能出众、示范突出的“鸿雁”队伍,是实现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建设“鸿雁”队伍,也是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实用人才的迫切需求。飞速发展的农业生产,从生产技术、生产模式、品种改良、技术更新、产品营销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支撑、需要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才能够满足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整体性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兰陵县高度重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培训“鸿雁”人才队伍,建立鸿雁人才示范区、示范户,让广大农民群众看着学、跟着干、报团发展,把鸿雁人才的经验、知识和智慧,转化成为群众共同发展的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的区域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有力的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鸿雁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自2018年11月,临沂市兰陵县创新实施了乡村振兴“鸿雁工程”。4年来,全县共遴选、培育乡村振兴“鸿雁人才”1701名,在农业种植、养殖等领域培养了众多“土专家”、“田秀才”,打造了一支技能出众、示范突出的乡村振兴“鸿雁人才”队伍,提高了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助推了乡村人才振兴。
(一)选“鸿雁”。制定政策措施,精准选材育才。在前期大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18年11月兰陵县委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鸿雁工程”的意见》,就鸿雁选拔标准和范围、严格选拔程序、建立激励机制、加强统筹推进等四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2021年3月和2022年3月,兰陵县2次对原“鸿雁工程”实施意见进行了修订和充实,明确了激励扶持政策,加码鼓励“鸿雁”人才干事创业。遴选确定的“鸿雁”人才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突出人才,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服务的乡土人才。选拔出的人才普遍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掌握一定的农业新技术,创办的家庭农场、合作社或农业企业规模较大、效益良好,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二)育“鸿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兰陵县成立“鸿雁”现代农业研究院,设立大蒜产业技术研究所、植保与土壤改良技术研究所、蔬菜产业技术研究所、畜牧养殖技术研究所、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各个研究所分别设立实训基地和规模种植基地,配备了可容纳300余人的“鸿雁研究院”培训教室一处。通过理论培训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如每年组织到高校的鸿雁人才专题培训班、聘请业内专家开展的鸿雁人才能力素质提升班、组织“鸿雁”人才示范基地观摩、将符合条件的“鸿雁”人才纳入到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等活动,通过开展系统的培训开拓了“鸿雁”人才的视野、增加其技能,把实用的农业技术、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送到“鸿雁”人才手里,提高“鸿雁”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用“鸿雁”。多措并举宣传推广,增添“鸿雁”人才活力。一是开设“鸿雁大讲堂”电视栏目。每年选拔20-30名具有一定特色的“鸿雁”人才,根据不同的产业,按照农时季节开展电视讲座活动,展示我县鸿雁人才的新形象,发挥鸿雁人才的技术引领作用。截至2022年7月,共拍摄《鸿雁大讲堂》电视专题片52个,陆续在兰陵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二是在兰陵首发APP开设“鸿雁人才说技术”专栏。2020年4月份以来,在“兰陵首发APP”(兰陵县官方资讯平台)开设“鸿雁人才说技术”专栏,不定期挑选表现优秀的鸿雁人才,将他们擅长的农业新技术归纳整理、加以提炼,拍摄制作成“鸿雁人才说技术”图文信息,让全县广大农民群众收看学习,宣传鸿雁人才事迹,指导农业生产。截至2022年7月,共拍摄制作了41期“鸿雁人才说技术”精美图文在“兰陵首发”APP上刊发。
(四)管“鸿雁”。管理考核共同推进,更好服务“鸿雁”人才。“鸿雁工程”实施以来,该县每年举办全县乡村振兴鸿雁人才技艺技能大赛,以现代农业创新、创业项目规划设计比赛为内容。比赛成绩进入前十名的选手,授予“兰陵县乡村之星”、“兰陵县十佳鸿雁”等荣誉称号,每人发放奖金1万元。目前,兰陵县共举办乡村振兴“鸿雁”人才技能大赛4次,涌现了一大批优秀“鸿雁”人才,掀起了“学鸿雁、赶鸿雁、当鸿雁”的热潮。兰陵县每年召开1次“鸿雁”人才座谈会,听取“鸿雁”人才一年来的发展情况报告,了解他们在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与阻力,由县委、县政府部署安排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解决。
(五)重成效。设置激励扶持政策,对在带动农民致富、服务农业生产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群众认可度高的“鸿雁”给予支持:一是优秀“鸿雁”优先推荐为各级优秀共产党员、沂蒙乡村之星、齐鲁乡村之星、劳动模范等先模人物;二是作为村(社区)“两委”后备力量重点培养,培养锻炼期间表现优秀的,积极推荐任职村(社区)“两委”干部;三是积极推荐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的“鸿雁”人才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四是“鸿雁”人才优先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科技示范主体、特聘农技员等选聘,参与评审农民技术职称时,可根据贡献情况予以适当加分;五是对于特别优秀的“鸿雁”人才,优先推荐到省、市相关部门,申报更高级别的农民职称;六是支持“鸿雁”人才分领域成立各类“鸿雁”人才协会,对注册程序合规、生产经营规范、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发挥较好的,每年给予3万元的工作经费奖励;等等。以上这些激励措施,都给予了“鸿雁”人才更多的优惠政策,在获得了政策支持的红利后,这些人才也更愿意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反哺农村,最大限度发挥了“鸿雁”人才的力量。
三、“鸿雁工程”取得的成效与带动
(一)乡村人才不断集聚涌现。通过遴选“鸿雁”人才,涌现了一大批“土专家”和“田秀才”。三年多来,共遴选、培育乡村振兴“鸿雁”人才1701名,其中,13名鸿雁人才成功获评临沂市首届“鸿雁人才”,这些“鸿雁”人才都是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或行家里手。
(二)示范引领有效推动发展。许多鸿雁人才在创业发展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家庭收入,还带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三)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兰陵县通过实施“鸿雁工程”,提高了“鸿雁”人才的社会地位,这将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确保我县农业后继有人。从座谈中了解到,这几年兰陵县返乡大学生愿意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多。“鸿雁人才”张清华、宋善玲、邢利伟就是兰陵县新生代农民的典型代表。
(四)后备力量持续发展壮大。以科技培训为先导,以技术服务为引领,兰陵县鸿雁人才队伍以实践型、知识型、科技型和示范带动型的身姿,展现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成长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支中坚力量。
(五)有力助推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鸿雁工程,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示范带动、科技推广、引领辐射作用,推动了兰陵县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四、“鸿雁工程”创意的创新点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的指示精神,根据省、市大力培育本土人才的要求,兰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人才选拔培养和示范带动工作,在全县农业种植、养殖等领域培养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打造一支技能出众、示范突出的“鸿雁”队伍,是实现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
建设“鸿雁”队伍,是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实用人才的迫切需求,飞速发展的农业生产,需要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支撑、需要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才能够满足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才能更好更快的推动农业发展。培育鸿雁人才队伍,建立鸿雁人才示范区、示范户,让广大农民群众看着学、跟着干、报团发展,把鸿雁人才的经验、知识和智慧,转化成为群众共同发展的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的区域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实现“一只鸿雁带动一个区域”、“一只鸿雁带动一个产业”、“一只鸿雁带动一个品牌”、“一只鸿雁带动一个产品”。培养一支鸿雁队伍,充分发挥鸿雁人才的带动引领作用,让他们各尽其才、带动一方,实现区域性发展,整体性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有力的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五、“鸿雁工程”模式与推广价值
(一)实施“鸿雁工程”,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施该工程,可以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土专家”和“田秀才”,为他们提供发展创业的平台,将他们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带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兰陵县的1701余名“鸿雁人才”都正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实施“鸿雁工程”,可以补充储备村级后备人才。可以遴选一部分优秀鸿雁人才,充实到村级班子,特别优秀的可以直接选为村支部书记,由“鸿雁人才”转变为“头雁人才”,加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鸿雁人才”王元才就是很好的例子:几年来,他从事订单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800余亩,带领500多户周边村的农民共同致富,由于他示范带动能力强,经过组织部门考察,现在担任兰陵镇小郭庄村支部书记,作为一个外村人,得到了小郭庄村民的拥戴。
(三)实施“鸿雁工程”,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兰陵县通过实施“鸿雁工程”,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示范带动、科技推广、引领辐射作用,推动了兰陵县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升级。
(四)实施“鸿雁工程”,可以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兰陵县通过实施“鸿雁工程”,通过举办“鸿雁人才”素质提升培训班、建立“鸿雁人才”示范基地、抓好“鸿雁”联系户活动、开设“鸿雁大讲堂”电视栏目、在“兰陵首发”APP开设“鸿雁人才说技术”栏目,充分发挥“鸿雁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选手个人简介:
吴汉花,农学硕士研究生,现任兰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主要负责农业人才培育、种业振兴、农业生态保护、植物保护、土肥水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等工作。参加工作十余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市农业系统先进个人”、“全市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突出贡献先进个人”、“临沂市新时代沂蒙红嫂精神传承者”、“全市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全市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并当选山东省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临沂市第十九、二十届人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