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设施蔬菜废弃秸秆污染环境、秸秆处理费时费力等问题,研发设施蔬菜废弃秸秆利用新模式,促进秸秆生物质资源充分利用,7月15日,由山东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临沂市农科院、费县农业农村局承办的我市蔬菜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设施番茄秸秆优化还田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在费县胡阳镇举行;山东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淑芬,市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怀德良,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雷,山东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临沂大学专家、临沂农业科学院专家、济宁综合试验站、费县农业农村局领导及专家、胡阳镇领导及农技人员、示范基地技术人员及蔬菜合作社负责人现场观摩培训会。

每年大棚蔬菜换茬季,会产生较多的蔬菜秸秆,如果随处乱堆乱放,不仅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和道路交通,也给大棚蔬菜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困扰。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引导投入资金、引进技术,将大棚蔬菜秸秆“变废为宝”,变“包袱”为“财富”,推进大棚蔬菜产业良性循环,谋求农村发展、农业振兴。
据介绍,蔬菜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主要是通过将蔬菜废弃物破碎、脱水、固液分离,然后利用资源化技术将其转化为肥料等再循环利用的过程。目前,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包括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饲料化。病虫害严重的还田原料直接还田后,增加病虫害发生几率和防治难度,甚至严重影响收成,降低作物品质等问题。“设施番茄秸秆优化还田技术”是将番茄秸秆原位还田,肥料化利用的一项先进技术,由山东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淑芬团队研发而成。技术特点:一是机械化作业,使用秸秆还田机破碎处理;二是高效腐熟,选择番茄秸秆专用腐熟菌剂;三是原位还田,省工省时。该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由于秸秆种类不同、腐解周期不可控等因素导致未腐解的残渣可能影响下茬作物种植,从而达到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天上午,在胡阳镇新阳村的设施番茄秸秆优化还田技术现场,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设施番茄秸秆优化还田作业全过程,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淑芬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从秸秆原位还田、旋耕粉碎、到腐熟菌剂的选用、高温闷棚,全方位讲解了“设施番茄秸秆优化还田技术”,通过示范,促进了我市设施蔬菜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此次现场观摩培训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观摩,大家对蔬菜秸秆原位还田技术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参会人员通过交流学习互促互进,为下一步秸秆还田技术在全市大范围推广奠定了基础。“秸秆原位还田技术,为困扰菜农的蔬菜秸秆处理难问题打开了一条新路子,‘设施番茄秸秆优化还田技术’的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进一步拓宽,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这项技术惠及千家万户,促进我市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市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怀德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