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431582055/nwh/2020-0000348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存放位置   公开日期  2020-10-26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临沂乡村振兴经验--“描绘乡村振兴的沂蒙画卷”在《农村经营管理》刊发

临沂乡村振兴经验--“描绘乡村振兴的沂蒙画卷”在《农村经营管理》刊发

2020-10-26   作者: 点击数: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以来,临沂市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大力实施“三步走”战略,全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沂蒙大地上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强大合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更是得到了多方认可。近日临沂乡村振兴经验--“描绘乡村振兴的沂蒙画卷”在《农村经营管理》刊发。(《农村经营管理》是农业部主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农经类核心期刊。主要围绕新形势下农村合作经济及其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传达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指导精神、提供国内外农经信息。)

临沂乡村振兴经验--“描绘乡村振兴的沂蒙画卷”在《农村经营管理》刊发

临沂乡村振兴经验--“描绘乡村振兴的沂蒙画卷”在《农村经营管理》刊发

临沂乡村振兴经验--“描绘乡村振兴的沂蒙画卷”在《农村经营管理》刊发

琅琊古郡,积淀着2500年的深厚底蕴;红色基因,传承着生生不息的沂蒙精神;乡村振兴,寄托着老区人民的美好愿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省临沂市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大力实施“三步走”战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加快实现强农富民新突破,一股自上而下的强大合力正在加速凝聚,一轴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徐徐铺展。

加快融合发展,增创产业振兴新形势

做活新兴产业。重点抓好32个市级以上田园综合体,培育发展立体型、体验型、观光型、循环型、创意型等新产业新业态。稳步推进国家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创新试验区、兰陵县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费县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示范县和河东区、沂水县、费县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举办了优质农产品对接长三角 地区启动仪式,组织有关县区、企业等到上海开展对接交流,目前共签订协议34个。

做精特色产业。聚焦主导品种、优势区域,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突出抓好郯城县归昌乡稻米、 费县胡阳镇西红柿、沂水县院东头镇生姜、蒙阴县岱崮镇蜜桃、平邑县地方镇黄桃等25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重点培育了品牌价值过10亿元区域公用品牌11个、企业品牌7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9个、“三品一标”产品433个, “产自临沂”品牌及“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做优产业集群。重点打造高端食品研发生产、畜禽屠宰及加工、 粮油加工、果蔬罐头加工、金银花加工、脱水蔬菜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兰山肉制品、莒南花生、沂南 肉鸭和黄瓜、兰陵蔬菜、平邑金银花、临沭柳编、蒙阴长毛兔、费县核桃、郯城银杏、河东脱水蔬菜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目前,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07家。

实施“四雁”工程,开拓人才振兴新路径

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短缺、活力不足等难题,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四雁”工程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大力开展以配强村班子为核心的“头 雁”工程、以推动人才回乡为核心的“归雁”工程、以培育乡土人才为核心的“鸿雁”工程、以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为核心的“雁阵”工 程,打出了一套乡村人才振兴的组合拳。为了确保各类人才引得来、 用得好、留得住,着眼乡土人才提升、乡村人才智力回归、各类人才向乡村聚集、乡镇专业技术人员正向激励、优化乡村人才环境等五个方面,强化政策支持,面向临沂籍各类优秀人才公开招募一批“乡村 振兴顾问”,激发各类人才参与乡 村振兴发展的积极性。兰陵县量身制定10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29个金融产品,开辟绿色通道,提供 “保姆式”服务等措施,累计吸引108名“归雁”人才回乡投资创业。目前,全市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45家,建设省级专家服务基地6家;组建临沂新型职业农民学院、浙大山东(临沂)农研院,为乡村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3.8万人,颁发职业农民证书2.1万人,培训人数和颁发证书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位,通过实施 “四雁”工程,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传承红色基因,引领文化振兴新风尚

以文聚力,传承好沂蒙精神。深入挖掘沂蒙精神,打造了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建设了平邑九间棚、兰陵压油沟、蒙阴岱崮等沂蒙精神展馆,生动展示了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刻内涵。实施特色文化片区创建,高标准规划建设沂南常山庄、蒙阴孟良崮、莒南大店3个沂蒙干部教育基地,努力打造全国一流 的红色革命教育样板区。

以文化人,培育好文明乡风。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程,在不改变原有机构、人员、资源设施权属的基础上,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为基层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个、实践所163个、实践站3896个, 基本实现全覆盖,平邑县文明实践模式在全省推广。实施移风易俗深化工程,在全国率先提出公益性公墓安葬等6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全免除,沂水县殡葬改革经验作为典型案例全国推广。

以文兴业,发展好红色旅游。加快红色文化资源的转化开发,通过建设影视创作基地、红色旅游精品村,推动红色文化成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的增长极。目前,全市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达到25家,“沂蒙红色基因传承‘1+1+ N’项目创新实践”荣获省文化创新奖,涌现出时代楷模兰陵县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就图群众说 党好”的沂南县后峪子村党支部书记梁兆利、“穷山村变美丽乡村”的平邑县九间棚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老支前”临沭县朱村王克昌等一大批助力乡村振兴的先模人物,打造了沂南县常山庄村、沂水县桃棵子村、莒南县厉家寨村、临沭县朱村等一批红色文化名村,红色文化的种子洒遍沂蒙大地。

建设美丽乡村,描绘生态振兴新画卷

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 通过深入开展“绿满沂蒙”行动, 加快蒙山生态文明实践区建设, 扎实做好“除脏治乱”“减量增 效”“造绿添彩”三篇文章,“蒙山沂水”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深化人居环境整治,临沭县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作为国家三部委联合推介的九种典型模式之一,面向全国推广。按照“串点成线、连片扩面、梯次推进”的思路,坚持重点打造与全域覆盖并重,每年建设10个以上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每个片区选取8个左右的村庄,在全市布局建设了一批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目前,培育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9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46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0个,打响了“好山好水好风情、美丽乡村看沂蒙”的形象品牌,沂蒙乡村正从“一处美”向 “一片美”再到“整体美”的华丽转身。

创新基层党建,激发组织振兴新动能

乡村振兴,组织是保障。立足健全体系、抓乡促村,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建强村级班子。打破固化观念和地域、行业限制,在全省创新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选配改革,面向优秀机关干部、退役军人和回乡创业企业家等新选配村党组织书记1012 名;在全省率先实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首批纳入专业化管理人员3553人、占比52.3%,人均月报酬约4500元,最高的近7000元。二是壮大集体经济。深入开展经济薄弱村三年清零攻坚行动,将郯城、兰陵、平邑、沂南4个县125个村纳入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鼓励引导村级组织领创办合作社,目前,全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达到782个,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4%,3万元以下的村基本清零。三是提升治理水平。积极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建成规范化综治中心4200个。落实“一村一警务助理一法律顾问”制度,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健全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基本完成全市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 订、村民自治章程修订、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等工作,费县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县。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沂水县经验被中组部编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20个改革试点典型之一。

  
上一条:临沂市乡村振兴巡回大讲堂河东区第一期成功举办
下一条:全省首个“乡村振兴农担金融服务点”落地郯城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维护: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地图
E-mail:nyncjwz@ly.shandong.cn 电话:0539-8312998

鲁ICP备05026973号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698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