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综合防控技术指导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5日
有声朗读: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为羊支原体肺炎,是山羊和绵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俗称“烂肺病”。山羊绵羊混养时,绵羊也能感染。病原主要有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该病呈地方流行性,冬季流行期长,温度升高流行率下降。病后痊愈的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可成为传染源!

一、发病症状

表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肺部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病死率较高。病羊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尤其在早春、秋末和冬初多发。

二、剖检病变

单纯该病病变常局限于胸腔,多在单侧肺出现严重浸润和明显肝变,但混合感染时往往双侧肺病变严重。

肺脏:高度淤血肿胀,呈紫黑色;肺脏被膜覆盖大量粘液或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者与胸壁黏连;肺间质明显增宽,肺尖叶、膈叶出现胰样肉变。肺肝变区明显,颜色由红至灰色不等,切面呈大理石样。

心脏:心包黏连,有积液,心肌松弛、变软;淋巴结肿大、出血;胸腔有淡黄色液体,胸膜变厚而粗糙,表面有黄白色纤维素层附着,与肺黏连。

急性病例还可见肝、脾肿大,胆囊肿胀,喉头、气管和支气管有出血点,肾肿大和膜下小点溢血。

三、疫苗免疫

每年春秋季对易感羊免疫接种,发生疫情地区及时对周边易感羊加强免疫。怀孕羊产前1个月免疫;羔羊1月龄首免,间隔20-30天加强免疫一次。

常用疫苗包括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单价苗(C87-1株或C87001株)和二价苗(MoGH3-3株和M87-1株)。建议只养山羊地区选择单价苗,山羊绵羊混养地区选择二价苗。

免疫方法为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期一般为12个月。

疫苗切忌冻结,使用前恢复至室温并充分摇匀。接种部位局部消毒。用过的疫苗瓶和器具无害化处理。

四、治疗措施

具体治疗方法参考如下:

泰乐菌素:成年羊1次10 ml (4~10mg/kg ),肌肉注射。

替米考星:10mg/kg体重,皮下注射。

氟苯尼考:成年羊1次10 ml,肌肉注射。泰乐菌素与本药联用,效果更佳。

恩诺沙星:10~12mg/kg体重,混于日粮中饲喂。

支原净(泰妙菌素):预防可连续服用50 ppm,治疗则100 ppm服用7-10天。

四环素类:长效土霉素10 mg/kg体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拉霉素2.5mg/kg体重,皮下注射;加米霉素,6mg/kg体重,皮下注射。

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类固醇类药物可减轻症状和促进采食;化痰药利于清除呼吸道粘液,增强呼吸功能;维生素B类缓解因厌食导致的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可促进呼吸道粘附再生等。重症病例可注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进行急救(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治疗意义不大时及时淘汰,防止成为传染源。

感染山羊继发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等呼吸道病原,抗生素治疗时建议联合用药,注意配伍增强和配伍禁忌,一般连续治疗3-7天。

五、消毒措施

45℃、15-30min或55℃、5-15min可消灭支原体。

常用消毒剂有重金属盐类、醛类、来苏儿、酒精、石炭酸及洋地黄苷等。

圈舍外可用2%~4%火碱或10%~20%漂白粉消毒,发生疫情时可增加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六、注意事项

1、冬春季节羊群及时补饲。运输、免疫、剪毛前后以及温度剧烈变化时适当添加提高免疫力和抗应激的保健品。

2、合理确定养殖密度,避免羊群密度过大。保持圈舍通风干燥,做好防寒保暖。

3、坚持自繁自养。确需引羊时,选择正规羊场购入,并隔离饲养30天,确认健康后再混群饲养。

4、立即隔离疑似感染羊,并采样检测。阳性康复羊隔离观察至少28天,确认健康后解除隔离。

5、无害化处理病死羊及其排泄物、污染物品等。

6、头孢、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独治疗无效,存在混合感染时可配合使用。

上一条:高温天气青贮玉米饲喂肉羊技术指导建议 下一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临沂市农科院农技科普视频获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