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临沂:循环农业妙招破解“废弃物困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有声朗读:

千年流苏树“贷”火乡村游,小小黑水虻“啃”出大产业……透过在全市循环农业技术与金融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会上分享的创新案例看——

循环农业妙招破解“废弃物困局”

沂南县用“虫经济”撬动生态农业新链条:积极对接上海交大闵创会,新引进黑水虻养殖公司,制定“黑水虻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通过黑水虻消化餐厨废弃物。

莒南县在粪污高效处理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研发应用了“粪便污水微生物菌剂水溶肥”模式,将鸭粪熟化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20天。

 

一棵千年流苏树能“贷”来多少资金?费县核桃峪村的答案是230万元。以这棵古树作为生态抵押物,村里成功获得贷款建设文化馆,带动周边旅游收入增长近千万元。

一个个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正是我市通过前沿技术与金融创新破解循环农业发展难题的生动实践。

9月16日,在全市循环农业技术与金融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会上,这样的创新案例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会议由市农业农村局与山东农担临沂管理中心联合举办,旨在搭建技术与金融的高效对接平台,切实破解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和融资难题。

技术赋能:小虫子解决大问题

“如果黑水虻鲜虫对全国40多亿吨有机废弃物实现30%的转化,就能生产出相当于1亿吨大豆当量的黑水虻虫体蛋白。”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黄勇平在技术交流环节表示,这对缓解我国畜禽饲料蛋白短缺问题意义重大。

黄勇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黑水虻处理有机废弃物技术已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建成中试生产线,日处理餐厨垃圾4吨。这项技术为循环经济提供了实践样本,也让与会者看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

除了黑水虻技术,北京禾适科技的水热裂解法、烟台华伊绿能的新型农林生物质绿色转化碳材料产业项目、中科华鲁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等前沿实用技术也在会上进行了推介。这些技术为解决我市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选择。

金融赋能:105亿元担保资金润泽“三农”

技术突破需要资金支持。山东农担临沂管理中心主任、临沂分公司总经理王培钊用一组数据展示了金融赋能的力量:截至目前,临沂分公司累计担保金额已突破105亿元,支持了2.5万个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仅2025年前9个月,新增担保额就达21.63亿元,服务客户1869户。

循环农业项目投入大、周期长,离不开金融支持。我市今年创新建立“政银担”机制,即“政府+银行+担保+农户”四位一体信贷机制,通过“白名单”动态管理,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为循环农业领域提供贷款超过17亿元,计划年底精准放贷30亿元支持100个示范基地。

金融支持还体现在降费让利上。山东农担临沂分公司将平均担保费率维持在0.75%,粮食种植类项目更是低至0.3%,远低于市场化融资担保费率,预计每年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省融资成本超过3000万元。

实践探索:从“点”到“面”的循环革命

对接会上,沂水、莒南、临沭三个县区分享了循环农业工作的经验做法。这些实践表明,循环农业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全市重点推广的六大循环模式成效显著:轻简化堆肥还田模式培育示范主体218家,年处理废弃物54万余吨;畜(禽)——沼——肥——果(菜、茶、粮)模式年处理废弃物近17万吨;秸秆(果木枝条)——食用菌——有机肥模式年处理废弃物8.9万吨,增收2536万元……

沂南县“废弃物——黑水虻——有机肥——种植”模式、莒南县鱼果菜共生等特色模式也蓬勃发展。沂南县新引进的黑水虻养殖公司,年处理废弃物3840吨,增收200万元。

展望未来:循环农业迈上新台阶

尽管成效显著,挑战依然存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农科院党委书记张谦指出,部分县区对循环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科技支撑依然薄弱,“三沼”利用成本高、沼液消纳压力大,有机肥销售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

经营主体普遍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短缺和用地限制,项目落地慢、配套难。一些企业仍面临“前端收集难、中端成本高、后端销售窄”的困境,县区层面“点”上尝试多、“面”上推广少,成熟可复制的模式不多。针对这些问题,张谦强调“政银担”齐发力,紧紧抓住技术与金融两大关键支撑,强化科技赋能突破发展瓶颈,强化金融赋能畅通资金血脉,将前沿技术、金融活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推动我市循环农业技术与金融赋能工作取得新突破、结出新硕果。

本次对接会不仅是技术展示的平台,更是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的管道。与会专家、金融机构代表和经营主体围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多家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随着金融活水的持续润泽和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我市循环农业正在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民增收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在这条路上,一棵古树、一只小虫都可能成为开启产业振兴大门的“金钥匙”。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玉娜 朱鹏 通讯员 姚静 赵祥江

来源:琅琊新闻网

上一条:全省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观摩活动在临沂举办 下一条:临沂市:一田双收绘就乡村振兴新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