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是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沂水县畜牧中心紧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将养殖污染治理作为关键突破口,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策略,全力推进养殖污染的有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为乡村振兴铺设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生生不息的清新活力。
目前,在各乡镇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沂城街道和四十里堡镇,通过强化污染治理与资源回收,优化养殖结构等措施,成功开辟出一条“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社区和谐”的绿色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绿色范例。
临沂睿石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全力打造属于沂城街道井峪村的绿色品牌
临沂睿石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总占地面积200余亩。目前,所有养殖棚舍占地约46000平方米,肉鸡单批设计存栏96万只,年出栏肉鸡600多万只,年产生鸡粪约2.2万吨。为做好养殖粪污收集利用工作,睿石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采用自动化立体多层笼养的方式,将养殖过程中鸡粪通过传送带直接传送至运输车辆,做到“粪不落地、全量收集”。同时积极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绿色种养结合工作,依托井峪村黄桃种植合作社堆肥发酵项目,将收集好的粪污直接运输至沤肥生产区,通过发酵后制成有机肥,切实提高了出栏肉鸡的产品附加值,真正实现了畜禽粪污的“绿色循环,变废为宝”。

四十里堡镇屈永国养殖场:网格化管理树立污染防治高标准
四十里堡镇屈永国养殖场建有标准化现代养殖大棚8个,设计存栏量20万只,年出栏量140万只,目前存栏肉鸭4.9万只、肉鸡4万只。该养殖场共建沉淀池7处,用于堆积发酵的粪污收集处理,总容积500立方米所产生粪便部分还田使用,其余的送往县能源中心进行处理。养殖场内设立畜禽养殖监督公示牌,全镇实行网格化管理。根据养殖场日常情况和粪污处理情况按照ABCD划分4个等级,做到鼓励一批、提升一批、整改一批、严管淘汰一批,在全镇面上做到提质减量。

养殖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信息化数字化助力绿色循环
在四十里堡镇的便民服务大厅内,一座先进的信息化监控平台赫然在目,它将全镇范围内158家养殖户的场区及粪污处理池纳入视频监控网络之中。这一平台严格把关着粪污处理的每一个细节,实现对粪污违规排放和养殖动态的实时掌控。为确保这一平台的高效运行,四十里堡镇专门成立了信息平台监管专班,成员们轮流值守,保证监控信息平台正常运作,及时反馈并汇总视频后台数据,保障粪污处理的规范化管理。为了有效遏制粪污在运输过程中的外排现象,四十里堡镇创新性地引入了无人机巡查制度,无人机不定期地在养殖场周边进行飞行巡查,一旦发现粪污倾倒的痕迹,立即进行追查,并将相关区域列为下一步的重点监控对象,进一步巩固了粪污处理的监管防线。

信息化、绿色化发展,开启生态养殖新篇
3月14日,全县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现场会,县政府副县长李彦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畜牧中心主任公平,县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一级主办徐养斌,各乡镇(街道)相关工作负责同志共同参加,观摩学习先进范例。

在乡村振兴的绿色新程中,沂水县将进一步深化责任落实,强化各部门互联互通机制,加强对露天晒粪等养殖污染问题的发现和联合执法力度,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盯问题、狠抓整改,坚决打赢这场养殖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