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概况

    畜牧概况

    临沂畜牧概况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辖3区9县、2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和1个省级新区,156个乡镇(街道),4206个行政村(居),户籍人口1200万人,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临沂是全国商贸物流名城、“中国物流之都”,还是农业大市、畜牧大市,不仅商贸物流闻名遐迩,农业生产特别是畜牧业生产也举足轻重。

    近年来,临沂市坚持以“建设畜牧强市”为动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全市肉蛋奶总产167.64万吨,产值298.68亿元,均稳定在全省前3位;畜禽屠宰企业数量、产值,饲料产量、产值继续领跑全省。形成了生猪和肉禽养殖、屠宰、营销全产业链2大优势集群;蜜蜂、肉兔等特色产业全面起势。

    (一)畜牧生产水平稳中有进。按照“稳生猪、增家禽、兴牛羊、强特色”的发展思路,着力提升优质畜产品供应能力,全市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现有备案养殖场区共5314家,其中国家级、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分别达到30家、161家,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园区32家,高效生态示范场145家,种养结合示范场88家,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8%,高出全国15个百分点,其中白羽肉鸡规模化率达到99%,立体养殖普及率超过90%,养殖水平全国领先。综合施策加快生猪产能恢复,联合银行、保险、担保等部门开展金融助力,新投放生猪贷7371笔、共计15.61亿元,新投保生猪38.68万头、保额3.19亿元,有效解决养猪场户资金难题,对恢复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特色畜牧业全面起势。全市以兔、蜂、梅花鹿为代表的特色畜牧业快速发展,成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我市在省政府召开的驴产业暨特色畜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省兔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5·20”世界蜜蜂日主题活动”在我市举办。全年肉兔存出栏分别达到320万只和1100万只、蜜蜂存养量11万箱、肉兔屠宰量900万只、蜂蜜产量3200吨、梅花鹿存栏1.5万只,6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特色畜牧业产值达到30亿元。借助兔兔科技、蒙恬蜂业等龙头企业带动,兔、蜂等产业摆脱了单一养殖发展路径,逐步向精深加工、观光旅游、生活体验等业态延伸,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链条发展模式。

    (三)高质量发展续航增速。汇报争取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临沂市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强化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引领。发挥项目带动。2024年共争取市级以上畜牧项目财政资金2.39亿元,涉及畜牧业项目13个,有力地保障了我市畜牧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平邑县获评山东省2023年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奖励资金500万元。省财政拟总投资1亿元的生猪全产业链提质增效项目已获批复4000万元。规范提升屠宰产业。2024年全市新建规模化生猪屠宰企业3家、肉禽屠宰企业5家,规模化生猪屠宰企业达到57家,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厂13家,位居全省第一。全年屠宰生猪1140万头,肉禽11亿羽,总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199家、产值906亿元。重点推进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工作(生猪屠宰GMP),全市共有23家生猪屠宰企业通过省级生猪屠宰GMP验收,完成数量位居全省第一。饲料产业继续领跑。全市共新建饲料企业18家,总数达到353家,新增产能50万吨,2024年规模以上饲料企业164家、产值384.3亿元,连续7年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新增宠物饲料生产企业11家,总数达到47家,新增产能10万吨,全年产值达到16.7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已成为饲料产业新的增长极。

    (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明显。构建“1+6+1”防控体系(1个总体目标、6项工作措施、1个落脚点),实现了全方位、全链条的动物疫病防控。圆满完成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制免疫任务,“先打后补”覆盖率明显提升,确保了应免尽免,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超过80%。加强流调监测,排查场点1.4万个(次),牲畜31万只(头),采集检测样品1万余份,成功创建9个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扎实开展动物卫生队伍提升暨作风改进年活动,全市各级举办集中培训689次,培训人数达1.8万人次,兽医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完成29个乡镇兽医站标准化建设和2个负压二级兽医实验室建设,基层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得到增强。7月2日,鲁沪浙皖四省市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化互联互通工作启动仪式在费县顺利举行,在全国率先实现东部区省市之间动物检疫信息互通互认,标志着动物卫生信息化建设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五)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坚持检、管、打并重,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充分发挥“检”的作用。进一步优化监测布局,增加监测品种,扩大监测范围。全年市县两级共抽检畜产品5087批次,合格率为99.85%,配合省级抽检1528批次,合格率为99.9%。不断完善“管”的支撑。加强日常监管,将全市207家屠宰企业、315家饲料生产企业、16家兽药生产企业、801家兽药经营企业全部纳入动态分级管理。推进全市“三证”信息互联互通工作,逐步实现生猪产品由消费到养殖的全链条追溯。持续加大“打”的力度。联合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打击私屠滥宰以及违法违规调运等活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立案288起,结案229起,移送公安部门案件14起。

    (六)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化。狠抓源头减量。大力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等行动,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减量化网格化工作机制,创建省级规模养殖场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试点场3个,累计推广减量节粮示范产品15个,养殖环节节能降耗水平明显提升。狠抓污染治理。制定《临沂市畜牧养殖业2025年发展计划》,划好红线、综合施策、严格监管。先后开展冬春季畜禽养殖粪污处置情况排查活动、黄河流域畜禽养殖环保排查整治活动,发现问题247个,全部完成整改。积极开展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暨水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督导,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事项。狠抓综合利用。重点推广6种养殖粪污处理模式,指导莒南、沂南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68%,种养循环、农牧结合的绿色发展模式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