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岸堤镇依托“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协会”平台,采取“创业大赛”“校地行企对接”“创新发展大会”等举措,创新实施“135”人才培育机制,培养起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奠定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是成立一个协会,搭建人才平台。为进一步凝聚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制定《沂南县岸堤镇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协会章程》,成立沂南县岸堤镇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协会,选举产生协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等协会领导班子,吸纳山东蒙嫂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兴国等优秀企业家和沂南祥瑞源家庭农场场长张家令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及小猴子农场市级乡村振兴好青年尚长利等乡村振兴好青年的岸堤籍优秀在外人士为成员,并召开协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青年人才协会党支部,研究谋划了青年协会信息交流、项目协作、自身管理等方面的机制,为乡村振兴发挥“智囊”、“桥梁”“聚集”作用,提供了重要平台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是创新三项举措,聚集振兴人才。围绕创业,引凤筑巢。制定沂南县岸堤镇乡村振兴人才工作创业大赛工作方案,立足岸堤镇在外优秀人才和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内部高端人才,对镇内相关企业及项目进行梳理分析,全力组织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可复制可推广的创业项目参加创业比赛。目前,中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内高登涛博士团队、田鹏博士团队等6家外来企业及12个创业项目,已被列入创业比赛项目库,引进外来乡村振兴人才80余名,示范带动培育当地乡村振兴人才100余名。创新模式,聚才兴业。立足岸堤朱家林国家级平台和岸堤镇农业大镇天然禀赋,吸引山东畜牧职业学院、山东经贸学院等高等院校与岸堤镇,采取“企政”合作模式,推动高级乡村振兴青年人才集聚岸堤,助力乡村振兴。巧借金浩源、中信钙业等企业的加工行业二氧化碳技改等有利机遇,牵线金浩源等企业与哈工大环境工程学院等院校,采取“企校”合作模式,建立起全县最大的乡村振兴人才博士站,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培训“加油站”。借助山东蒙嫂茶园等当地创业项目,搭桥山东农科院茶树研究所等科研机制与山东蒙嫂茶园等当地基地,采取“科研基地”合作模式,建立起茶叶、苹果等科研基地,吸引更多人才落地岸堤,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借助外力,凝聚外资。结合岸堤在外人员怀乡念乡实情,托清在外科研高端人士、优秀商会代表、年轻创业代表、驻外流动党委等岸堤籍高端人才底子,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回乡投资,在为岸堤镇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人才支撑的同时,引来工业、商业等资本注入乡村振兴。
三是实施五个工程,提供人才保障。坚持“党建引领、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发展理念,创新实施“创办一个合作社”“开设一个大讲堂”“设立一个村民日”“实施一个户户到”“推行一个积分制”的“五个一”工程,为全镇乡村振兴人才引擎聚集,提供重要外部环境发展保障。目前,成立种养、劳务等农村合作社36个,举办“智汇岸堤”“理赞岸堤”等宣讲活动6期,参与“村民日”活动村组干部267名,“户户到走访村民日”走访活动11.2万人次,发现“土专家、田秀才”等镇村两级乡村振兴人才8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