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小麦茎基腐病扩展蔓延迅速,在我市麦田呈普发态势,已上升为我市小麦主要土传病害,对小麦生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请各县区高度重视,抓住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的关键时期进行地面喷雾预防,并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和大型植保机械作用,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
根据近期调查基数、品种抗性、耕作制度、气象条件等综合分析,预报今年小麦茎基腐病中等发生程度,管理粗放、地力较差及盐碱地块中等以上发生。
预报依据:
1.调查基数:根据3月27日调查,小麦茎基腐病田率为40%,发病地块一般病株率2%~3.5%,个别土壤粘重地块,病株率高达15%。
2.耕作制度:连年秸秆还田,造成了田间菌源连年积累,病菌源量较大。同时,秸秆还田使土壤变得疏松和空隙增大,不利于小麦根系生长,苗弱,抗病性差。
3.气象条件:春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且4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2成,且灌溉返青水田间湿度大;利于病害的侵染与扩展。
4、主栽品种:我市小麦主栽品种中缺乏对茎基腐病的抗病品种,有利于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
防治适期:3月中下旬
防治方法:
1、加强健身栽培:增施磷钾肥,中耕除草,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小麦自身抗病能力。
2、化学防治:亩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25毫升,或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50-60毫升,或17%唑醚·氟环唑悬乳剂30-40毫升兑水60—70升淋喷小麦茎基部,兼治小麦纹枯病等病害,发生严重地块,间隔7—10天再喷一次。在红蜘蛛同时发生地块,可与联苯菊酯等药剂混用,降低喷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