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交汇之处,常见奇观;历史交汇之时,最显大势。2020年,是收官之年、攻坚之年,也是交汇之年,是承上启下关键之年。“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在这里交接,脱贫攻坚任务和乡村振兴战略在这里交替,“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这里交汇,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崭新一页即将在这里开启。
如果说中国的发展是一幅前后相继的长卷,那么,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交汇期,都是我们书写家国命运的关键期,是我们开创更美好未来的重要机遇期。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可以说,正是得益于在多个重要历史节点上,能够抓住机遇、有效赓续,我们才能不断地从今天走向明天,在共和国的长卷中接续描画出新的风景。而今,又一个重大历史交汇期就在眼前——
交汇之年,使命几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战要按期打赢,乡村振兴战略要即期衔接,第二个百年目标要顺期开局……今年,我们既要瞄准乡村全面振兴任务,及时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机制办法,又要着眼建设现代化国家,谋划“十四五”和更长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路目标和政策举措。今年“三农”工作做得如何,不仅在于“编筐编篓”能否收好口,也关系到能为日后的发展创造多少腾挪的空间,为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夯实怎样的基础。
交汇之年,挑战几何?收官意在收尾,攻坚贵在克难,交汇则重在统筹。交汇之年的艰巨和复杂,在于不是简单地瞄准哪一个目标、做好哪几项工作、啃下哪几块硬骨头……而是要全方位发力、多角度着手、发散性思维,做好不同发展阶段任务的衔接和统筹。就好像一个跨栏运动员在跨越每一个障碍栏时,不仅要保持绝对的速度,还要具备跳跃的高度、落地的角度以及注意下一个跨越的频度。这考验的不只是我们拼搏的勇气和毅力,还有谋事的智慧与定力。
交汇之年,机遇几许?还要看到,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改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为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农产品供求关系、工农城乡关系等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三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了后劲。我们有条件、有信心不仅能如期完成今年既定的任务,更能为下一步发展有效打开局面。
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又恰逢重大的历史关口,“三农”重任在肩,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只有大家的肚子饱了,行进步伐才能稳;农民的口袋鼓了,主力军的斗志才能旺;城乡发展协调了,万众之心才能齐。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有力地传递下去。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时不我待,使命必达。
要有战略考量,善谋长远。善弈者重势,善谋者志远。从第一个百年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变化,我们面对的社会主要矛盾在发生变化,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外部环境、资源禀赋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诸多新的课题接踵而来:经济发展对粮食安全会提出哪些要求,新的国际形势下“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如何统筹,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格局会发生哪些变化,新时期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如何完善……这些事情从现在,该谋划的就要谋划好,该准备的就要准备起。尽快形成完整统一、前后衔接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为我们开启新的征程开好头、起好步。
要有衔接意识,多想“两头”。交汇之年、上下衔接,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必须要有“两头”意识。既要考虑收尾的工作,还要谋划开篇的任务;既要抓紧打硬仗、补短板,还有一些长期性战略性任务也得持续推进。例如,在脱贫摘帽的过程中,既要限期解决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也要做好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和致贫风险的边缘人群帮扶问题,还要考虑已经脱贫人员的长远发展问题。还有绿色发展、质量兴农、科技创新、农村改革等等,这些工作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全程,都不是一蹴而就、两三年就能干成的。不能因为这些工作短时间内干不成,就暂时搁置;也不能急于求成,把长期任务当成短期目标仓促推进。既要尽锐出战、重炮出击,也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做好衔接,前后呼应。
还要看到,未来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随着农业农村目标任务的改变,我们工作的思想认识、发展思路、路径打法,都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要和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配套协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能非等着球到门口再去踢,更不能身子进了新阶段,思想还停留在老地方。
2020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即将驶入更广阔的海洋,躬逢伟大时代,我们无比自信自豪,更倍感责任重大。唯有勠力同心、矢志向前,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干出新气象、展现新作为,给2020年画上一个完美的惊叹号!
(作者为农民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