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夏大豆正处于苗期,近期,连续降水致大豆苗期阴雨渍涝,渍涝加重大豆根茎部病害发生,给夏大豆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据气象部门预计,未来我市仍有持续性降水,结合气象条件和大豆生长情况,提出以下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及时排水降渍
涝灾发生后要迅速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及时清理、疏通田间沟渠,尽快排水降渍,消除渍涝。加深地头排水沟,确保自流排水通畅。排水不畅地块,采用机械排水,确保消除渍涝。
二、雨后适期追肥补营养
涝渍害导致大豆根系缺氧,养分吸收能力弱,且涝害导致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影响大豆植株生长。雨后应及时追肥补充营养,促进大豆根系恢复生长。结合中耕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也可亩用氨基酸水溶肥1~2公斤+30~60克磷酸二氢钾+0.01%芸苔素内酯10毫升兑水15~30公斤,无人机喷施,促进大豆植株恢复生长。
三、喷施杀菌剂防病害
受渍涝后大豆容易发生根茎部病害,可结合追肥补营养,喷施杀菌剂,降低大豆病害发生率。杀菌剂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或氟环唑等药剂。
四、中耕破板散墒
受连续阴雨影响较重的“细苗”“黄苗”或发生“徒长”等生长不良地块,涝渍害后,有条件的地块,在地面泛白时及时中耕散墒,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恢复生长。
五、及时除草
我市大豆播种期遇高温干旱,个别地块缺苗断垄严重,加之近期连续阴雨,一些地块杂草密度偏高。可中耕除草,也可在大豆2~3叶期、杂草2~4叶期开展化学防除。对禾本科杂草,每亩可用5%精喹禾灵乳油60~100毫升或10.8%高效吡氟氯禾灵乳油30毫升,兑水20~30公斤喷雾;防治阔叶杂草,每亩可用480克/升灭草松水剂150~200毫升喷雾。杂草龄较大地块,及时人工拔除,防止草荒。
六、科学调控
连续阴雨容易造成大豆植株“徒长”,洪涝灾害后,在大豆分枝期至开花前,根据植株长势进行化学调控。可用27.5%胺鲜·甲哌鎓或10%多效唑·甲哌鎓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增加有效的开花结荚数量,将更多的养分集中到花荚和籽粒的生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