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农业农村局,高新区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
为切实抓好今年玉米生产管理,努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市农技中心制定了《2022年全市玉米生产技术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因地制宜抓好贯彻落实。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5月24日
2022年全市玉米生产技术预案
为有效应对玉米生产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指导各县区切实抓好玉米生产,努力夺取玉米及全年粮食丰收,特制定本预案。
一、备播精播
我市玉米主要是夏玉米,生育期内光热资源偏紧。受小麦腾茬偏晚及干旱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玉米播种推迟。各县区应以“适期抢种、应播尽播、一播全苗”为主攻目标,提早谋划,精心备播,全面提高播种质量,为玉米丰产奠定坚实基础。
(一)精心备播。提早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和农机准备,是确保玉米适期播种和提高播种质量的基础。
1.良种选择。应结合土壤肥力、光温资源、耕作制度、机械操作等,选择高产稳产、抗逆性强、耐密植、适合机械收获的品种。高产田可选择登海605、农大372、MY73、NK815等耐密植、抗倒伏品种;中低产田地块可选择郑单958、登海652、MC121、伟科702等稳产、广适品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应进行包衣或拌种。防治病害可用含咯菌腈、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成分的药剂;防治虫害可用含氟虫腈、噻虫嗪等成分的药剂;病虫兼防的可选择含上述成分的复配药剂。
3.机械准备。玉米适播期短,需要抢时播种。应提前做好农机调度、机械调试和农机手培训等工作,优先选用具有播量、播深智能控制功能的机型。
4.防灾准备。近年来,气候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应及早备足水源,确保及时灌溉,保证玉米顺利出苗。同时,应提早疏通田间沟渠,预防涝害。
(二)精细播种。
1.合理密植。根据地力水平和品种特性确定播种密度,高产田5000~5500株/亩,中产田4500~5000株/亩,低产田4000~4500株/亩。
2.种肥同播。应选择具备种肥同播功能的播种机,种子播深3~5厘米,肥料侧深施于种子下方8~10厘米。推荐施用配方肥或缓控释肥(28-6-12、26-8-8或相近配方),高产地块50公斤/亩,普通地块40公斤/亩。
3.提高质量。因时因地制宜,抢茬抢墒播种。在小麦收获时就要注意降低留茬高度,一般不高于8厘米,将秸秆切碎并抛撒均匀,做到精细还田,为提高玉米播种质量创造条件。玉米播种时应做到播深一致,不重播、不漏播。墒情不足地块,应在小麦收获后立即播种;有水浇条件的要浇好蒙头水,水浇条件较差的应单独灌溉播种行,确保一播全苗。
4.应播尽播。面积是产量的基础。各县区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玉米应播尽播。应灵活利用早春马铃薯、胡萝卜、大蒜等作物收获后倒茬地块,种植玉米,努力扩大玉米播种面积。
二、田间管理
玉米田间管理要抓住苗期、穗期、花粒期等关键时期,因地因苗制宜,科学精准管理。
(一)苗期管理。苗期是玉米长根、长叶和茎节分化的关键时期,主要特征是耐旱、怕涝、怕草害。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构建群体、控制杂草、防止苗涝”,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1.构建合理群体。玉米出苗三天后应及时查苗补种。未重播的地块不用间苗定苗,少量不连贯缺苗的不用补种;同行或相邻行连续缺苗严重的要用短生育期品种进行补种。
2.控墒蹲苗促壮。苗期土壤表层适当缺墒,有利于玉米根系下扎,起到蹲苗效果,不用浇水。但如叶片失水较重,则应及时浇水。如遇强降水形成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
3.病虫草害防治。田间杂草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应重点做好防控。播后苗前墒情好的地块,可选用乙·莠悬浮剂,异丙·莠去津悬浮剂等药剂进行封闭处理。未进行封闭除草或封闭效果不好的地块,可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使用硝磺草酮、烟嘧磺隆或其复配制剂进行苗后茎叶喷雾除草。喷药时应做到喷洒均匀,不重喷、不漏喷、不漂移,不与有机磷类农药混施。秸秆还田比较粗放的地块,易遭受二点委夜蛾危害,可采用清理苗株周边秸秆或定向喷施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适宜杀虫剂进行防治。同时注意监测和防治灰飞虱,预防玉米粗缩病。
4.科学应对灾害。玉米苗期如遭遇强降水,容易发生芽涝或苗涝,应及时排涝。如遇强风雨造成倒伏,一般不用扶正,幼苗可自行恢复至直立状态。
(二)穗期管理。穗期是玉米茎节伸长、叶片增大、根系扩展、雌雄穗分化时期,是玉米生长发育最为旺盛和田间管理最关键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主攻目标是“促进个体健壮抗逆、构建丰产群体结构、保穗足、促穗大”。
1.加强水肥管理。大喇叭口到抽雄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当土壤水分含量低于70%时,应抓紧浇水,防止“卡脖旱”造成雌雄穗发育不同步。如出现脱肥现象,可在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
2.抓好“一防双减”。穗期是防治褐斑病、大小斑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和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黏虫、蚜虫等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应在大喇叭口期全面实施“一防双减”,一次喷施杀虫、杀菌药剂,减少后期害虫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保护植株正常生长。应密切关注南方锈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开展重点挑治、点杀点治和统防统治。
3.化控促壮防倒。高肥水、密度大的地块,发生倒伏的风险大,应在玉米7~11片叶期进行化控,可叶面喷施胺鲜·乙烯利、矮壮素等药剂,促进茎秆粗壮,增强抗逆和抗倒能力。
(三)花粒期管理。花粒期是玉米产量形成的最关键时期,直接决定着穗粒数和千粒重。这一时期的主攻目标是“保授粉、促灌浆、防早衰、增粒重”。
1.保证授粉质量,确保穗粒数。玉米开花授粉期间,如遇连阴雨或极端高温天气,将严重影响授粉质量。可采取小型无人机低飞辅助散粉等办法,提高玉米结实率,增加穗粒数。如遭遇高温干旱,应及时灌溉,调节田间小气候;连阴雨后或高温前,可喷施芸苔素内酯、寡糖复合物等抗逆调节剂,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2.科学运筹肥水,促进籽粒灌浆。出现脱肥早衰的地块,应及时借墒追肥,也可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提高光合效率、提升灌浆质量。土壤墒情较差时,应及时浇水,出现田间渍涝时应及时排水。
3.科学抗逆减灾,减少产量损失。玉米生长后期易发生风雹、洪涝、高温热害、阴雨寡照等气象灾害。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制定防灾预案,备好备足防灾物资,落实关键防灾措施,努力实现“龙口夺粮”。密切监测南方锈病、黏虫等重大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最大限度减轻损失,切实做到“虫口夺粮”。
三、减损收获
近年来,部分县区玉米收获偏早,机械收获籽粒破损率偏高,对产量和产品品质造成不利影响。应“适期收获,减损增效”,切实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一)适期收获。玉米灌浆后期,每晚收一天可每亩增产5~8公斤。要抓好适期晚收,延长籽粒灌浆时间,增加干物质积累,努力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二)防灾减灾。玉米收获期,气候不确定性较大,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水来临前抓紧组织抢收;如遭受连阴雨天气,应及时组织所有配备烘干设备的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为农民提供烘干服务,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
(三)减损增收。应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理念,提前制定机械收获减损技术预案,指导农机手规范作业,全面降低机械收获造成的产量损失。同时要注重加强运输、烘干、仓储等产后环节的减损工作,确保玉米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