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花生高温干旱应急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9日
有声朗读:

7月以来,我市持续遭遇了20余天的高温干旱天气,这种气候状况对花生生长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目前,花生正处于下针结荚期,这是夺取高产的关键阶段。长期的高温干旱容易导致病虫害加剧,结果数量减少,秕果率上升。为减轻高温干旱对花生生产的负面影响,全力保障花生丰收,市农业科学院现制定以下花生高温干旱应急管理技术要点。

首先是灌溉补水措施。高温干旱环境下,土壤水分迅速蒸发,花生植株水分流失严重,直接影响其正常生长,尤其是处于花针期和结荚期的花生,对水分需求更为敏感。对于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块,应及时进行灌溉。建议采用喷灌或滴灌方式,避免大水漫灌,因后者可能导致土壤板结,影响花生根系呼吸。喷灌和滴灌能精准控制水量,保持土壤适宜湿度,一般土壤相对含水量应维持在60%-70%。对于无喷滴灌溉条件的起垄田块,可采用沟灌,以半沟水为宜。灌溉时间应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防止水温与地温差异过大,损伤花生根系。

施肥管理同样重要。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土壤养分有效性降低,花生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减弱。此时,可通过叶面施肥迅速补充养分。例如,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以增强花生的抗逆性,促进生殖生长,提升产量和品质。对于基肥不足的地块,待土壤墒情改善后,可适量追施速效氮肥和钾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病虫害防治也是当前花生田间管理的重点。高温干旱环境易诱发多种病虫害。如棉铃虫、斜纹夜蛾、红蜘蛛及蚜虫等害虫,在此气候条件下繁殖加速,会啃食或吸食花生叶片,导致叶片受损、发黄、卷曲,影响光合作用。针对棉铃虫、斜纹夜蛾等食叶害虫,可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5%甲维盐微乳剂喷雾防治;针对红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蚜虫,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喷雾。叶部病害如叶斑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等杀菌剂喷雾防治,7-10天喷一次,根据病情连喷2-3次。防治病虫害时,需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害虫和病菌产生抗药性。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比如,在花生行间覆盖秸秆,既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又能降低地温,为花生生长创造相对适宜的小环境。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若近期有降雨过程,雨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花生根系生长。

总之,面对当前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必须加强花生田间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降低不利气候对花生生长的影响,为今年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提供有力保障。

上一条:关于报送新型职业农民高级职称评审材料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报送2025年度农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材料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