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新区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沂河新区社会发展局有关单位:
8月8日至10日,全市平均降水量24.1毫米,各县区土壤墒情明显改善,全市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当前正值秋作物产量形成关键时期,各县区要抓住雨后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秋粮生产技术指导服务,认真落实趁墒追肥、一喷多促等措施,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夯实秋粮丰收基础。
一、扎实搞好肥水管理
对前期干旱生长受到抑制和有脱肥现象的玉米地块,可借墒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高产攻关和单产提升项目地块应适当加大施肥量,以促进玉米尽快恢复生长。本次施肥后隔10天左右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溶液,后期喷施3-5次,可有效提高粒重增加产量。要密切关注天气和旱涝转换,在土壤墒情降低时及时浇灌,确保秋作物中后期水分供给。
二、辅助授粉预防热害
目前夏玉米普遍处于抽雄至吐丝期,玉米抽雄开花授粉阶段若发生高温热害,容易影响雌雄穗发育、降低花粉活力,造成雌雄花花期不协调、授粉受精率低。高温来临前,应视墒情适当浇水补墒,或利用滴灌、微喷灌等设备滴(喷)水,增加田间湿度,降低冠层温度。开花授粉期遇高温时,可采用无人机低飞方式增加气流扰动、辅助授粉。
三、着力推进一喷多促
前期干旱导致虫害多发,雨后田间湿度增加利于喜湿性病害发生,因此,要着力做好病虫害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鼓励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病虫防治可与喷施叶面肥同时作业,“一喷多促”实现防病、防虫、抗逆、增产多种效果。
四、科学搞好茬口衔接
对于受灾严重、绝收地块,在不影响下茬作物种植前提下,可抢种生育期短的作物如绿豆、速生蔬菜,以最大程度挽回损失。
五、抓实适期减损收获
适期收获可以确保充足的灌浆成熟时间,增加干物质积累和运转,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潜力,要切实做好培训和宣传,延长灌浆成熟时间,增加产量。收获适期:①玉米,在完熟期,苞叶变黄,籽粒脱水变硬、乳线消失、呈现出品种固有色泽时收获。②水稻,在黄熟期至完熟期,植株上部茎叶及稻穗完全变黄,籽粒坚硬充实饱满,有80%以上的米粒已达到玻璃质时收获。③花生,对中低产田以及早熟品种地块,进入饱果后期,上部叶片变黄、基部和中部叶片脱落,就要及时收获;对高产田,春播花生主茎上部剩4~5片绿叶、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时,或地下部80%以上的荚果饱满时,是适宜收获期。④大豆,在完熟期,豆荚和籽粒均呈现出品种固有色泽,植株变黄褐色,用手摇动植株会发出清脆响声。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理念,采用高性能收获机,指导农机手规范作业,降低收获、运输、仓储等环节产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