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三步走”工作部署,摸清我市普惠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明晰需求及融资难点,推动各类主体高质量发展,3月10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普惠金融服务农业经营主体暨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联络员座谈会。市农业农村局副县级干部田文湘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市发改委等8家单位和兰陵、沂水、蒙阴3个县区介绍了普惠金融服务农业经营主体工作开展情况,与会经营主体就资金构成、发展计划和融资需求及困难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全市各有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民合作社2.6万家,登记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市级以上示范社1064个。农民合作社发展数量及质量居于前列,其中蒙阴县、兰陵县为省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
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作为,多路径、齐发力,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方面,2021年设立市级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15亿元,同比增长36.36%。创新设立专项基金方面,设立“济临扶贫协作专项基金”、山东省土地发展乡村振兴基金等,投向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项目。扩大担保覆盖方面,2021年市级预算安排1000万元对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费进行补助,打造农业担保稳定器。推动保险“增品、扩面、提标”方面,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保险产品等,为农民增收、降低风险提供有力保障。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方面,2020年度全市共有796户纳税人享受农民合作社免征增值税优惠,减免税款4748.21万元。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通过建立林权服务中心,为林农和涉林合作社、企业等提供林权交易服务。目前,全市林业贷款超过10亿元,林下经济发展实现总产值15.5亿元。
各县区积极作为陆续出台措施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沂水县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省级试点工作,累计质押农村集体资产股权575股,发放贷款290笔共计1.4亿元。兰陵县打造“雁阵工程”,出台《关于助力乡村振兴实施“雁阵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目前县财政已为6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补发展资金815万元,预计2021年底奖补资金将累计达到2500万元。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证、蔬菜大棚证办理抵押贷款政策,目前已办理抵押贷款7户,共发放贷款1737.10万元。
据了解,我市平邑等7县区已与蚂蚁金服达成“普惠金融+智慧县域”项目合作陵。蚂蚁金服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与土地确权、土地流转、户籍信息等资料结合,对贷款农民进行信用评定,提供免担保、无抵押、无人工干预的全天候数据化纯信用贷款。截至目前,蚂蚁金服旗下网商银行共计向我市合作县授信170亿元左右,授信人数90万余人,2019年3月以来放款金额超过160亿元。
会上,与会经营主体汇报交流发展情况并就融资需求与困难进行探讨。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基础薄弱,有效抵押物缺乏,无法达到银行的信贷审批条件;二是农业经营主体授信期限短,农业项目投资期限长、回报慢,满足不了主体发展需求;三是银行贷款审批手续繁琐、时限较长,时效性不强,不符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四是优惠政策普及不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优惠政策不甚了解。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围绕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发展难题,着力搭建政企银沟通合作平台,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市税务局,临沂农发集团,兰陵县、沂水县、蒙阴县农业农村局,蚂蚁金服及部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