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市农科院蜜桃采后保鲜技术实现重大创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6日
有声朗读:

近期,临沂市农科院主持的重大科研成果《HS-GC-IMS with PCA to analyze volatile flavor compounds of honey peach packaged with different preservation methods during storage》在《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正式发表。该论文第一作者是临沂市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冷鹏,通讯作者为临沂大学刘云国教授。据悉,《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要发表食品化学、营养学等领域的创新性论文,属SCI收录1区期刊,2020年影响因子为4.952。 

我国桃子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约占全球桃子产量的60%。与其他商业水果一样,蜜桃采后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软化、失水、物理损伤和微生物入侵而迅速变质腐烂,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制约桃产业的发展。为此,临沂市农科院与临沂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承担了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蜜桃采后品质管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在本研究中,重点研究了映霜红收获后桃果风味指纹,利用离子迁移光谱(HS-GC-PCA)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了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在蜜桃采后保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有望为桃挥发性风味成分的鉴定和选择合适的保鲜方法提供新的技术思路,通过解决蜜桃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助力蜜桃产业提质增效。这标志着临沂市农科院蜜桃采后品质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实现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也标志着市农科院广大科研人员为我市“乡村振兴三步走”路径提供科技支撑的能力不断提高。

上一条:省农科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到市农科院进行调研交流 下一条:临沂市肉羊养殖及产后加工技术培训会在费县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