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央媒聚焦】山东费县:农村产权价值转化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3日
有声朗读:

近日

《经济日报》专题报道

我县农村产权价值转化试点

工作进展

一起来看看吧~

以下为刊发全文

“这120万元的授信,真是及时雨啊!”最近,在山东临沂市费县东蒙镇金岭合作社,负责人葛继忠展示了他刚领到的《设施农业大棚登记证》,这个证书明确了其合作社所辖蔬菜大棚的具体产权信息,葛继忠通过抵押该产权获得了120万元“农证贷”授信额度。

“我们合作社目前主要以供应市场果蔬为主,虽然产量大,但是利润低,所以合作社的发展方向还是想往果蔬深加工转变。”葛继忠说,果蔬深加工需要扩建大棚、购买机器设备,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之前有社员建议去银行抵押大棚进行贷款,但是当时银行的答复是“类似蔬菜大棚这样的农村资产,因为难以界定产权,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

转机出现在费县对农村产权价值转化的探索。去年以来,聚焦农村产权“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的共性问题,费县选取胡阳、东蒙、上冶3个乡镇,开展了农村产权价值转化试点,出台《费县农村产权价值转化赋能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临沂市首家县级农村产权运营服务中心,围绕十类农村资源资产,积极探索农村产权授信、交易、变现等转化路径,协调农商行、农行、省农担公司等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八大系列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展乡村振兴融资渠道。

据费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玉超介绍,该县利用网格化监测调查手段,全面掌握现有资产、资源、品牌的数量、位置、质量等级、功能特点、权益归属、运营开发等信息,打造了开放共享的数据平台。目前,已实现全县村居全覆盖,登记产权信息24.6万条,涉及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5.85亿元、非经营性资产31.13亿元,集体资源性资产50.84万亩。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农村资产资源的功能属性,为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已确权的产权,直接开展抵质押贷款业务;为尚未或不能确权登记、不能被金融机构认可的瓜菜、果茶、养殖等设施农业大棚等资源提供鉴证背书,以担保、授信、托管、出租等形式为主体增信。”李玉超介绍,目前,费县已成功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大棚使用权等抵押14笔、1286万元。

上一条:“揭榜接题”集中攻坚 “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看山东临沂市如何破解乡村发展难题 下一条:《农民日报》|深化“三个探索”,山东费县全力推动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