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闻网讯 强降雨后,沂南县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派出5个农技专家小组、组织8支农机应急作业队,帮助农民做好农业生产恢复工作。该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定损理赔工作也在有序推进,理赔款及时发放到受灾村民手中。“经过农业专家的指导,我们知道了雨后该怎么补救、如何降低损失。”山东富友农业负责人王纪利说。

7月10日,郯城县郯城街道农民在水稻田间施肥。(张春雷 摄)
7月6日至9日,我市遭受强降雨天气,省防指针对我市等省内五市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根据气象部门记录,兰山区、河东区、平邑县、莒南县、费县、罗庄区等县区降水量较多。全市农业农村系统闻“汛”而动,落实落细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做到预警信息到人、防御措施到田,最大程度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市农业农村局提前持续跟踪关注全省范围内天气变化,对我市降水时间和特点进行预判,不断对县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进行跟进提醒,及时下发《关于汛期加强农业防汛和农田管理工作的通知》,积极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重点排查、及时排除农田内涝和各类设施大棚安全隐患。
田间指导不停歇,生产自救不松懈。市农业农村局组织4个指导组下沉降雨量大、农田积水多的9县区15镇街16个村,实地查看农田积水情况,指导农民采取抽排、挖沟、疏通排水渠道等措施,全力排除农田积水。全市共动用抽水机械577台,24小时不间断开展强排作业,疏通堵水点485处,将群众损失降到最低。

7月11日,费县更换过路管涵,疏通排水堵点。
为强化技术指导,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印发了《强降雨后主要作物管理技术意见》,指导各县区抢抓雨后晴好、有利的田管时机,重点做好排水防渍、科学追肥,病虫防治为重点的田间管理,促进作物尽快恢复生长。各县区筑牢“复产稳粮”防线,根据农田受灾作物水淹程度和苗情现状,分作物制定雨后管理技术措施,全力推进雨后生产恢复。目前,全市玉米田间追肥面积67.56万亩。

7月9日,胜利救援队帮助平邑街道抢排积水。
当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关注短时强降雨和大风天气,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区域,充分发挥排水设施作用,保证沟渠畅通,防止积水;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未覆盖的种植区域,预降储水区域水位,提前开沟排水、清理污泥杂物,及时开展地势低洼区域排涝、田间排水,防止内涝。同时,继续组织农业农村系统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重点地区,抓好田间管理,组织雨后补种;印发《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手册》和《农民防灾减灾基本常识》,普及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技术措施,提升广大农民主动避灾救灾能力。
临报融媒记者 朱鹏 通讯员 杨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