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郯城县杨集镇,一体化灌溉设备正将有机肥均匀地洒向田地,依托于牧原、金丰等养殖企业,当地将畜污发酵生成有机肥后反哺种植,有效实现镇域生态保护和产业效益的最大化。3月19日,《山东新闻联播》以“绿色春耕”为题,专题聚焦郯城作为畜禽养殖大县,如何将畜污资源变废为宝。

正值春耕备耕的重要节点,郯城县围绕种养结合,积极探索畜禽粪污综合循环利用模式,构建村级散户畜禽粪污堆肥自用就近还田小循环、镇级种植养殖大户互利共赢循环利用中循环和县级市场化运作收储转运体系大循环,走出循环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为春季生产插上绿色科技的“翅膀”。“用了养殖场的肥水后,不仅让生长期作物每亩减少施用50斤化肥,还让小麦的籽粒更饱满、秸秆更粗壮。”提到畜污资源化还田带来的好处,郯城县金土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铭最有发言权。

为助推循环农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郯城县探索循环农业的脚步不止在“春”。立足本地资源,郯城县从规划引领、种养结合、特色经济等方向发力,加快传统种植养殖业融合发展,打造李庄秸秆“五料化”循环利用、杨集种养循环全链条利用、归昌稻渔种养循环利用、庙山肉鸡产业全链条循环利用、花园肉羊“饲—养—肥”循环利用等5处示范园区,谋划建设藕渔共育、稻蛙共生、林下种植、菌菇种植、特色养殖、秸秆草编等10处“小而美”绿色种养个体小循环示范样板,其中,姜湖贡米稻虾共育项目被列为临沂市循环农业主推模式典型案例,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