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克服连日高温影响,保障农作物稳产增收,郯城县从督导、农技指导、水源保障等方面着手,全力打赢抗旱保墒战,相关工作被《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央媒报道。
督导帮扶到村。成立6个抗旱保夏种督导组,落实县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帮包乡镇、乡镇领导班子帮包村庄、村“两委”班子帮包到地块“三帮包”责任制,确保每个村庄、每个地块都有人抓、有人管。实行乡镇“三夏”生产进度表和旱情动态调查进度表日报制度,排查受旱地块、水源条件等情况,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做到底子清、任务明,建立台账,确保具备水源条件或经过抗旱能够播种的农田要应播尽播、应种尽种。
农技指导到户。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养殖大棚,先后制定《夏玉米苗期甜菜夜蛾防治技术意见》《夏季蛋鸡防暑管理》等各类农作物长势及畜牧养殖技术指导意见7篇,并通过公众号、微信群广泛宣传。依托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举办“田间课堂”巡回培训,针对性开展水稻、玉米、番茄、黄瓜等抗旱主题培训,受训人次达300余人。建立“执法+指导”工作机制,针对群众反映高温引发的种养难题,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到现场排查、指导,同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排查,目前已处理群众反馈问题5个,排查一般隐患8条,均已整改到位。
水源保障到田。强化农业农村、水利、气象部门联动,做好水旱灾害防御监测和预警工作,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加强对水源的统一调度管理,根据旱情需要科学调配水源。发挥高标准农田作用,大力发展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组织乡镇对近几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内的灌溉井、沟渠等基础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实行24小时待命的双反馈机制,充分用好机井、灌排泵站、大口井,为抗旱浇水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