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费县:果木枝条高值化利用赋能农业绿色循环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有声朗读:

费县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资源丰富,是中国山楂之乡、板栗之乡、核桃之乡,林果种植面积达75.2万亩,每年产生林木废弃物20万吨,其中果木枝条17.3万吨。近年来,费县立足资源禀赋,以循环农业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实践,通过直接燃烧发电、生物质固化成型、食用菌基料生产等模式,推动果木枝条等农林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构建起“资源—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体系,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示范样板,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农林废弃物变菌基,闭环生态促增收。费县以推进农业资源良性循环为目标,推广“果木枝条(秸秆)-食用菌-有机肥”技术模式,将果枝条粉碎后作为培养基基质,培育香菇、赤松茸等高价值菌类,同步推动产业链延伸,菌渣经加工后反哺果园改良土壤,形成生态闭环。费县迦南菌业有限公司作为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每年回收利用板栗木等1.25万吨,菌棒产能450万袋,香菇产量260余吨,产品畅销粤港澳、长三角地区及日韩等国。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迦南菌业辐射带动周边香菇种植面积达2400余亩,直接带动900余户年均增收1.4万元,成功实现了“废弃物变资源、资源变效益、效益促增收”的良好局面。

二、生物质能焕新能,绿色发电惠民生。费县将生物质能源化利用作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项目招引和建设,将灰色秸秆(树皮、树枝)和黄色秸秆(小麦、玉米秸秆)转化为清洁能源,形成“废弃物能源化、能源民生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县域经济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山东永能生物热电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投资3.5亿元兴建的费县生物能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年燃用秸秆及林业废弃物30余万吨,节约标准煤17.3万吨,减排SO214.7万吨、CO245.3万吨、NOX12.8万吨,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供汽15万吨,为全县电网及周边乡镇用汽企业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保障民生用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秸秆枝条变燃料,循环经济拓新路。费县针对果木枝条产量大、分布广以及作为国家火炬木基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板材下脚料多等特点,积极探索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培育专业企业,构建“分散收集—集中加工—能源供应”的循环经济模式,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推动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蔚蓝秸秆新能源有限公司专注于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优化,建成6处生物质原料收储设施和1处年产能70万吨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厂,与青岛恒源热电、济南鹊山电厂、海尔集团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年回收利用农林废弃物27.1万吨,带动周边150人就业。

四、碳基材料创高值,绿色转化开新局。费县坚持模式领先、强企领跑,不断强化政策支撑、要素保障、环境优化,努力为产业育新拓展空间。烟台华伊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的新型农林生物质绿色转化碳材料产业项目,引进先进生物质绿色转化技术及成套设备,采用农林生物质绿色转化技术装备(BioGTU)将果木粗枝制取植物提取液和炭基功能材料,将细枝落叶破碎后有氧发酵生产纯植物源有机肥,或与生物炭混合复配炭基肥,真正实现农林废弃物的绿色低成本循环利用,为碳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项目达产后,年预计处理农林生物质5万吨,生产0.5万吨炭基功能材料、2万吨纯植物源有机肥、0.2万吨炭基肥等高端产品。

通过上述四大模式的推进,费县成功将每年产生的大量果木枝条等农林废弃物从“污染源”转变为“资源库”,在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等方面形成了多元发展格局,带动数千农户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未来,费县将继续完善产业链条,强化技术创新,推动农林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为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贡献更多实践成果。

上一条:郯城:念好“加减乘除”诀 拧紧农机“安全阀” 下一条:山东沂南:科学调配水源 护稳农民“粮袋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