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白发病又叫看谷老、刺猬头等,是一种真菌病害。谷子染病后,从幼苗到成熟期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幼芽严重感病,出土前即枯死,称芽死。幼苗出土后,叶片上产生黄色条纹,叶背面产生灰白色霉状物,称为“灰背”。随着植株继续生长,心叶往往不能展开,谷叶发白,卷成筒状,称为“白尖”。白间变褐枯死,病株直立田间,形似“枪杆”。病叶叶肉组织被破坏后,仅留黄色叶脉,分裂成细丝,呈乱发状,即是白发病的典型症状。有些病株虽能抽穗,但穗多呈畸形,内外颖变成叶片状,谷穗形似刺猬,所以称为“刺猬头”或“看谷老”。
白发病的卵孢子在土壤中,粘在种子表面和在粪肥中越冬,成为第二年侵染的来源。卵孢子在田间能存活2年左右,并且通过牲畜肠胃也不会全部死亡。白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0°C,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60%。春谷播种过早、过深和连作地块发病严重。
白发病的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实行轮作换茬。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物理防治:实行温汤浸种,55°温水浸泡10钟,清水冲洗晾干待播。3、药物防治:用35%甲霜灵按0.2%-0.3%用量比进行药剂拌种,或恶霜菌丹(20%恶霜灵+6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4、如果发现病株(灰背阶段)、枪杆、白发、刺猬头等症状的,要及时拔除、深埋、焚烧,以防互相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