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各县区抽穗扬花期较常年偏早。抽穗扬花期为小麦赤霉病侵染的窗口期,如遇2~3天连阴雨或大面积结露、雾霾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极易导致大面积流行。
我市小麦、玉米/水稻常年连作,且普遍实行秸秆还田,田间菌源量充足。主栽的小麦品种均易感赤霉病。据气象预报5月1日有阵雨,雨后气温回升,田间易形成湿度大、温度高的小气候条件,对小麦赤霉病发生较为有利。综合近期气象、菌源、品种栽培等因素分析,预报我市小麦赤霉病中度流行风险较大。
防治小麦赤霉病重在预防,各县区要密切关注小麦抽穗扬花期间的天气情况,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病情预报,坚持“科学监测,主动出击,见花打药,防病保产”的策略,抓住小麦齐穗到扬花初期的关键防治期,及早进行预防。可结合本地小麦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的发生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小麦穗期“一喷三防”,兼治中后期多种病虫,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防治药剂可选择丙硫菌唑、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等高效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喷雾,注意不同作用机制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避免或延缓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