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夏玉米普遍进入吐丝期至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虫害集中发生期,穗虫呈现上升为害趋势。玉米穗虫主要包括玉米螟、棉铃虫、三代粘虫、桃蛀螟、高粱条螟等,以幼虫啃食雌穗籽粒或钻蛀危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品质。
据监测调查,玉米螟在夏玉米田发生普遍,平均被害株率20%,最高被害株率50%,一般百株虫量15-20头,严重可达100头以上。棉铃虫平均被害株率6%,最高被害株率15%。桃蛀螟零星发生。
各县区要提高认识,加大监测预警力度,及时组织开展大面积统防统治和生物防治,有效遏制虫害发生扩散态势。
化学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氯虫苯·虱螨脲、乙基多杀菌素、氯虫·高氯氟、甲维·高氯氟等药剂进行防治,用药时间宜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注意交替轮换用药,以减缓抗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