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27日 10:58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此次编辑出版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为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权威辅助读物。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自觉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一是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方面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我们在农业发展实践中,要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坚持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贯穿到农业生产的各领域、全过程,推动农业发展从过去的资源依赖向高质量可持续转变,着力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激发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农业是个生态产业,绿色是农业的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要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农业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硬的举措,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变革,切实将农业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在生产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探索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三是加快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大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我们要坚持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乡土文化传承有机统一起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健康养老等多重价值功能,努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经验成效

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协同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出台《“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美丽乡村”列为专章,全面部署“十四五”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编制实施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出台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健全配套法律制度。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补贴政策,创设秸秆、农膜区域性补偿制度,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二是实施重大行动。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建设300个化肥减量增效、320个绿色防控示范县。加强畜禽粪污治理,在819个县整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建设300个重点县,打造县域全量利用样板。实施农膜回收行动,推动西北地区100个回收重点县建设,在新疆、甘肃等重点区域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实行耕地分类管理,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务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建设65个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探索有效治理模式。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加强水生资源养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印发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推进要素投入精准减量、生产技术集约高效、产业模式生态循环。优化科技资源布局,组建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绿色低碳等科技创新联盟,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增设秸秆利用、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等科学家岗位,集中优势力量合力突破污染防治技术瓶颈。推动79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分品种、分环节、分生态类型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技术集成。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推介一批优质安全、节本高效、生态友好的农业主推技术,加快成熟技术模式推广应用。

四是开展监测评价。完成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畜禽养殖业产排污、秸秆资源、地膜残留调查监测,摸清污染排放状况。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在全国建设16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观测试验站,布设4万个耕地土壤环境质量、241个农田氮磷流失、500个农膜残留国控点,持续开展例行监测。构建国家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网络,在1344个点位开展长期定位监测。全面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推动地方以县为单元开展面上调查,布设3万多个监测点开展农业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重点调查,尽快摸清外来入侵物种发生状况。

目前,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双双超过4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8%,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超过90%,农业发展实现了“增产又减污”,绿色的底色越来越亮。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一是农业面源污染点多量大面广的态势尚未根本扭转,防治工作还不全面、不平衡、不协调,正处在遏增量、治存量的关口。二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仍然比较薄弱,存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和标准规范不足、监测评估和监督执法体系不健全、适合不同区域的综合治理方案不多等短板。三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有待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金融、用地、用电等扶持政策总体上还未取得明显突破,农业生态系统的多重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绿色低碳、生态循环的产品价值挖掘不够。

三、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纲要》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

在工作思路上,做到“四个坚持”。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相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要准确把握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底线要求,统筹推进保生产、保生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作用同发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更是社会共同责任。要发挥政府在法制保障、规划指引、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明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同时,也要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坚持刚性约束与政策激励举措并重。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既要严格落实各项法律规章,发挥法律刚性约束作用,强化执法监管与监督考核;又要着力构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发挥政策资金激励引导作用。坚持集中攻坚和久久为功齐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起步晚、任务重,面临不欠新账、逐步还旧账的双重压力。因此,既要立足当前,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打好治理攻坚战;又要着眼长远,久久为功,解决制约绿色发展深层次问题,打好持久战。

在工作重点上,明确五项举措。一是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聚焦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领域,加快构建绿色种养制度,建立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化肥使用总量控制、畜禽粪污养分平衡管理等制度,不断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推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秸秆利用、科学施肥用药等行为挂钩,强化政策激励引导。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的协同治理体系,扶持培育专业化市场主体,打造有前景、有市场的生态环保产业。二是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集成推广高效施肥、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以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探索秸秆高效利用机制。加强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推广应用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在长江、黄河建设200个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县,推动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样板。实施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促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强农业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深入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落实保护性耕作措施。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建设集中连片综合示范区。全面落实耕地分类管理制度,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会同相关部门全链条抓好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组织实施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推进红火蚁、福寿螺等重大危害入侵物种治理。加强长江、黄河等重点水域和四大海域休禁渔管理,规范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促进水生资源保护和水域生态修复。四是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务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重点推动中西部地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常态化开展改厕技术服务和问题排查,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及时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动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五是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按照管行业就要管环保的要求,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履行好农业农村部门职责。研究制定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指标,科学评价治理效果,推动将评价结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全要素、常态化例行监测。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农膜回收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依法从严查处一批违法案件,引导督促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本文根据时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2022年9月6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

上一条: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山东设施农业安全生产规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