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关于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快乡村振兴的建议的答复
2022-08-19    
有声朗读:
 索引号  1585729837/nwh/2022-0000102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2-08-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关于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快乡村振兴的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1585729837/nwh/2022-0000102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2-08-19


孙成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快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04年至今,中央连续17年聚焦“三农”工作。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18年,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临办发〔2018〕2号),2019年4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书记、市长双组长、19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攻坚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市县两级从组织、农业农村、财政、扶贫、自然资源等部门,抽调108名同志组成工作专班,强力推进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攻坚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市3712个行政村,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全部“清零”,村集体收入5-10万元的132个,占3.6%,10-50万元的2384个,占64.2%,50万元以上的1196个,占32.2%。2020年以来,围绕搭建村干部干事创业平台、助力沂蒙乡村振兴,我市加大财政支持村集体增收力度、有效盘活动村集体资产、实施党支部创办合作社和好项目、强化村党组织引领功能等,以发展农业、繁荣农村、服务农民的实际成效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一)加大财政支持村集体增收力度。2021年,市财政整合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2.84亿元,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水肥一体化工程、村级财务管理改革、农业信贷担保、农产品品牌提升等工作,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杠杆作用,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资金保障。抓住中央财政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机遇,连续3年利用中央财政资金10050万元,落实配套资金6700万元,综合考虑县域发展、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扶持9个县、335个村发展增收项目95个,累计实现收益1281.05万元,村集体年均增收3.7万元,年收益率达到7.4%,提供就业岗位7526个,带动群众增收2751.1万元。坚持市场化、规模化运作,实施光伏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连续2年协调市财金集团、财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9.15亿元,在8个县区、1218个村集中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0年内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900余万元,带动1.36万农户每年增收1160万元。指导县区立足实际深挖增收潜力,整合涉农部门、驻村干部等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党支部累计创办好项目1313个,全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台账,建立增收目标、支持政策、资产处置、风险管控、收益分配等机制,确保项目规范化运行、可持续增收。

(二)合理利用政策,有效盘活农村集体资产。2016年10月,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经过两轮试点,2018年在全市全面推开。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临沂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对全市改革的任务目标、重点工作、方法步骤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农办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自查提升和综合评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内容,多次组织人员赴县区进行督导。目前,全市9501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和登记赋码。2021年3月,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临发〔2021〕1号)指出,“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做好房地一体的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推动兰陵县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同时指出,“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搭建市县乡村四级交易体系,打造集信息发布、流转交易、抵押贷款、鉴证管理于一体的农村产权综合性交易服务平台”。

(三)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市委书记任刚同志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扎实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2021年7月,市委、市政府在蒙阴县召开全市村党组织领创办合作社现场推进会议;2021年12月,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评选认定了50家村党组织领创办合作社示范社,培树了一批全市叫得响、在全省有分量的“样板社”,打造村党组织领创办合作社的“临沂品牌”突出支部作用,明确党支部创办合作社“干部双向任职、党员带头入社、决策审议前置、集体相对控股”四项标准。坚持分类推进,根据支部作用发挥、运行规范程度、经营效益情况,按照“示范引领、规范提升、改造转化、重新组建”四种类型,集中提升支部创办合作社2666家,全部纳入市县组织部门重点管理,村庄覆盖率71.8%。注重项目带动,区分土地入股型、资金入股型、资源入股型、生产经营型、服务劳务型等类别,科学确定主营业务、组织形式和发展规模,积极引导符合当地实际、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落地党支部创办合作社。强化政策扶持,举办示范培训,挖潜农业农村、供销、税务、银行、保险等系统资源,制定财税、土地、金融、人才、服务五类扶持措施,提供更多“服务套餐”和“社员福利”,助推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6.9亿元。

(四)以村为基础,精准施策,强化村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传承弘扬“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从2020年开始,创新农村社会服务组织组建模式,探索开展村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在组队上,坚持支部领办、党员带头、群众自愿、常态长效,每个镇街按照不少于村党支部数量30%的比例确定首批试点村,村党组织书记或委员兼任志愿服务队队长,广泛吸纳“两委”干部、在家党员、村民代表、入党积极分子、村级后备人才和其他先进分子、爱心群众参加,自愿报名,不搞硬性要求。在去年试点基础上,今年全面推广,目前全市共有村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6930支、占支部总数的95.6%。在服务上,坚持常入户、办实事、不越位,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建国前老党员和高龄“三无”老人、重度残疾人等特困群体3.6万名,每两周至少入户1次,提供打扫卫生、梳头理发、拉呱聊天等暖心服务15万余次。在保障上,坚持有经费、有督促、有激励,县区按照每村不少于1万元的标准,设立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建立服务流程、管理制度和队员评价机制,市县组织部门常态化到村入户督导,听取群众评价,改进提升服务质效。注重典型培树,评选全市首批最美志愿服务队20个、最美志愿者30名;对优秀服务队员,优先推荐参加先模人物评选,优先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优先确定为村级后备人才、推荐参选村“两委”成员,着力营造支持激励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再次感谢您对发展集体经济加快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12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