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40005号建议的答复 | ||||||||||||||||||||||||
2024-07-19 有声朗读: ![]() ![]() |
||||||||||||||||||||||||
|
||||||||||||||||||||||||
|
||||||||||||||||||||||||
尊敬的张玉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郯城县乡村振兴“四化融合”试点工作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郯城县是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先行试点区,基础发展良好,具有先天优势。市委、市政府,市直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集成政策、集聚项目、集中力量,助力郯城县“四化融合”先行区发展。 一、加大扶持力度,助力“四化融合” (一)聚焦稳产保供,助力农业生产。郯城县是农业大县,被誉为鲁南粮仓,先后9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农业农村局在项目申报、政策争取、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郯城县支持。一是项目支持。今年以来,指导郯城县成功创建国家小麦、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争取中央资金700万元;获批省级规模种植主体(玉米)项目,争取省级资金266万元;获批创建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秸秆沃土模式县;确定为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县,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节水灌溉2.7万亩。二是政策争取。5月22日,临沂市小麦新品种展示暨高产攻关现场考察交流活动在郯城县泉源镇试验基地举办,对郯城种业研发、新品种试验推广给予政策支持。6月2日,在郯城县成功举办全省“三夏”大规模收获开机暨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启动仪式,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武杰出席并讲话,各市农业农村局分管局长、部分市农机推广站站长参加,郯城县10名优秀农机手竞技比武,指导郯城小麦机收减损增产,提高玉米机播质量。三是技术服务。组织开展2024年全市“千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春季田管、抗旱保夏播等专项行动;培育郯城润农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建立示范基地,推广“一控两减”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助力郯城农业生产。 (二)聚焦固本强基,加强要素支撑。一是开展“百千工程”,指导郯城县突出功能性、综合性设施建设,统筹市级资金在4个乡镇、99个村实施“百千工程”深化提升行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二是推进“四雁工程”,创新开展“四雁联盟·同心共富”行动,打造“四雁融合创富共同体”,指导郯城县建设四雁人才孵化园区1处,每乡镇建设1个四雁人才服务驿站,探索形成郯城“四雁孵化器、创富共同体”模式。三是推动金融助力,做大“四雁振兴类”贷款,1-6月,郯城县累计向四雁主体发放贷款16.33亿元,其中合作社贷款430万元。 (三)聚焦传统产业,推动转型升级。工业方面: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生产质效,1-5月,郯城县实施五得利集团农业产业化项目二期、泰鲁医药中间体等技改项目53个(其中,延链项目8个、补链项目20个、强链项目25个),总投资106.5亿元。科技方面:建设科创平台,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需求,建设科技创新平台6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市级56家,为推动郯城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创新动力。突破技术攻关,聚焦产业环节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项,获批资金300余万元;推荐精华种业围绕“稻麦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申报省股份投资项目,申报资金6500万元,预计带动研发投入2亿元。 二、优化吸引政策,服务优质企业 (一)聚力科技支撑服务企业。省、市联动构建乡村振兴人才服务体系。省级层面,依托省级科技特派员行动,组建蓝莓、稻麦2支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在册郯城县科技特派员53名,开展技术培训、成果转化等服务。市级层面,6月17日,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沂蒙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行动实施方案》,成立14个科技特派员团队,选派271名科技特派员,服务全市各乡镇和重点龙头企业。其中郯城县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0名市级特派员和郯城县7名县级特派员组成,服务郯城县13个乡镇(街道)和4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基层提需求、专家去解决”和“专家出技术、基层来应用”的双向互动式工作方法,服务产业龙头企业。 (二)聚力培强骨干龙头企业。聚氨酯新材料产业集群获批市级优势产业集群,合创新材料获批市第三批工业设计中心,万华禾香板业等30家企业获批省2024年度创新型中小企业,长林新材料等26家企业荣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称号。万华禾香板业与市城投集团达成合作,构建了“从单一板材到家具再到家装”的完整产业链。 (三)聚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与海尔卡奥斯合作,开发“工赋郯城”微信小程序,完善“需求大厅”“企业列表”等模块,实现县域内企业数据共享,已有363家企业和服务商在平台注册,上线110个数字化赋能产品,带动90余家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郯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到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考察交流,通过企业家视角沉浸式体验参观创新体验中心,以看得见、算得清的案例和场景,了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成果和应用实践。 三、助力龙头企业,推动提档升级 (一)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临沂市农业特色产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重新统筹梳理全市24个特色产业,科学划定产业核心县区和重点县区,推动发展“一镇一特色、一县一重点”,指导郯城县立足县域发展特色优势,强化培育农业食品主导产业,持续补链强链,形成了粮食、生猪、白羽鸡三条鲜明的产业链条,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其中粮食以五得利面粉为龙头,形成了从种业研发、粮食种植、仓储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生猪以郑润、顺鹏、牧原为龙头,形成了集种猪繁育、生猪养殖、饲料加工、熟食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白羽鸡以树芽、大羽为龙头,形成了集种鸡培育、孵化、养殖、屠宰、蛋白粉于一体的产业链。 (二)积极搭建展会平台。把产销对接作为促进龙头企业发展的助推剂,1-6月,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举办、参加“好品山东·产自临沂”(青岛)食品博览会、广东(佛山)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临沂市食品产业(青岛)招商推介会、港澳山东周“好品山东”澳门推介会等活动10场,郯城县近百家(次)食品企业参加,帮助郯城银杏、五得利面粉、刘湖五色米等几十家企业开拓市场,打响农产品品牌,助力郯城优质农产品与国内国际市场大融合、大流通。 (三)加强产业项目招引。强化市县联动,形成推进合力,抓实全市农业招商“一盘棋”,加强与郯城县投促中心联系,做好区域调研,了解项目需求,全力推进农业产业招商。建立市级农业产业重大项目库,谋划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动,今年以来共“走出去”“请进来”33次,助力农业产业项目招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借鉴您的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持续支持郯城县乡村振兴“四化融合”试点工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坚持两个到位,做强工业赋能。一是两化融合数字赋能到位。抓培训,分批次、分产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政策解读会等系列活动,增强企业转型主动性。举办“工赋临沂”郯城专场,免费为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和培训。抓试点,进一步培树不同行业、不同规模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通过“看样学样”“以点带面”,加快数字化转型。二是企业培育精准服务到位。指导郯城县摸排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集中优势资源,精准发力,争创瞪羚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 二、做好四项服务,发力产业招商。一是做好招引顾问服务。强化顶层设计,成立招商引资顾问团,建立洽谈项目备案制和差异化考核机制,做实全市农业招商“一盘棋”。二是做好招商信息服务。市农业农村局、市投促中心加强与郯城相应部门对接,了解招商需求;整理500强、央企等产业链头部企业,商协会、研究机构等优质招商线索,提供给郯城县参考;对郯城招商项目利用招商网站、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推介。三是做好老项目服务。对已投产老项目深挖合作潜力,聚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深耕全方位合作,挖掘投资新潜力。四是做好项目管理服务,对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或年度到位资金1亿元以上的项目,提级市级管理,建立重点项目库,“一事一议”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监管。 三、聚焦五项工作,推进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沂蒙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行动,为郯城县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助力粮食丰产丰收,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聚焦“四雁工程”、特色产业、精深加工、“百千工程”、循环经济五项重点工作,助力乡村振兴。一是纵深推进“四雁工程”,年内评选全市百名“沂蒙四雁”人才,吸引归雁,分类培训鸿雁。二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围绕郯城县特色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跨乡连片、集群成链的优势特色产业带。三是做大做强精深加工,紧盯郯城粮食、生猪、白羽鸡等食品产业,落实“1+6”专班工作推进机制,加快推进过亿元技改项目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四是扎实推进“百千工程”,指导郯城“百千工程”片区、村加快建设,实现“大变样”,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有人抓、有人干、有标准、有考核、有投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五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指导郯城县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省级项目,开展全市农业循环经济“十佳百强”示范主体创建活动,打造郯城县“小而美”循环主体5-10家。 尊敬的张玉安代表,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今后请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6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