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关于对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的答复
2022-08-17    
有声朗读:
 索引号  1585729837/nwh/2022-0000096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2-08-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关于对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1585729837/nwh/2022-0000096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2-08-17


民革临沂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提案主要内容

提案首先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形势,提出了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及四个表现:“一是亩产效益高,市场前景好。二是与文旅融合有潜力,产业前景好。三是规模种植有空间,发展前景好。四是优惠政策不断叠加,发展机遇好”。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市中药材产业存在着“种植分散、产业链不完整、品牌化程度低、产业支撑力不足”四个方面问题。

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部分10条建议:一是制定符合实际的近、中、长期规划【1.纳入全市产业布局,逐步提升种植规模和药材质量;2.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环中药材产业的多业态产业链条;3.坚持规模和特色并举,实行连片种植,建立中药材种植区和种植带】。二是完善中药材种、加、销产业链【4.强化种植技术支撑,组建技术工作队;5.培育壮大专业交易市场,破解当前“生产容易销售难”的困境;6.招引、培育一批带动企业,拉伸产业链条】。三是以全方位、全过程服务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7.成立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谋划发展;8.用好用活现有政策,成立中药材产业研究机构;9.优化提升配套服务,实行标准化生产;10.挖掘地方资源优势,营造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我市中药材生产现状

一是产业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市遵循“道地性”原则,结合各县区资源优势,优先在传统道地产区发展相关中药材生产,种植区域规划日趋合理,诸多道地药材种植主要集中在平邑、费县、蒙阴、郯城等县。据2021年统计,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26.7万亩,种植面积较大的有:金银花76.8万亩、山楂17.3万亩、丹参10.0万余亩、白果5.2万亩。

二是种植区域规划趋于合理。金银花主要分布于平邑、费县、兰陵等县,平邑金银花面积约占全市金银花总面积的86%,平邑县90%以上的村庄栽植金银花,是全国著名的“金银花之乡”,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平邑金银花”被定为“地理标志产品”,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楂主要分布于平邑县,面积13万亩,所产大棉球、大金星等被誉为沂蒙大山楂,号称“北方珍品”。丹参主要分布于平邑、沂水、蒙阴,面积依次为5.5万亩、2万亩、1.8万亩, 平邑县丹参是鲁丹参的代表产地,年产量约占全省的16%。银杏主要集中在郯城县,郯城县被誉为“银杏之乡”。

三是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随着中药材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市中药材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中药材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协会、生产大户及龙头企业逐年增多。以金银花为例,平邑县围绕金银花全产业链条,发起成立了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开展了集约化社会化服务。目前平邑县金银花中药材生产、加工、流通企业1000余家,金银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联合社3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52家,3G认证企业29家(GMP认证企业9家,GSP认证企业15家,GAP药源基地认证企业5家),年创利税1.7亿元。

三、我市中药材产业主要举措

近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党委、政府对中药材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把大力发展中药材的种植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04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金银花生产的意见》,并成立了“临沂市大力发展金银花生产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专人负责,并按照 “先干后补、多栽多补”的原则,对栽植金银花给予补贴,每新发展1亩金银花(按每亩440墩折实)市财政补助金银花苗木款10元;2004年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把中药材生产列入“百万农户致富工程”;2009年改为对金银花烘干机械及烤房建设进行补贴;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2020年5月26日,市委、市政府将设在市卫健委的“市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2021年我市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促进临沂市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临沂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

在搞好中药材生产调研的基础上,市农业农村局将中药材产业纳入《农业产业振兴“10+3”行动计划》、召开了全市中药材保健品原料产业科技创新座谈会,完成了全市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中药材产业进度调度。争取了全省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项目,安排在平邑县实施,资金200万元,用于发展丹参种植,建立野生丹参工厂化育苗基地。承办了全省中药材行业关键技术培训班,邀请省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授课,对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进行了培训。根据市政府“十优”产业规划专题会议,按市新旧动能推进办和市医养健康专班要求,制定了“道地药材种植实施方案”,组织编制了金银花、丹参、桔梗、徐长卿等种植技术规程,创建了省级标准创新基地-山东省金银花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争取了中药材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金银花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指导建设平邑金银花标准化种植溯源基地24个,实现物联网和互联网融合。结合农事农时和生产实际,制定全市中药材生产管理技术意见,着重对新发展片区进行技术指导服务。

四、对于议案所提到建议

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建议,从规划引领,到完善全产业链,到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做了充分谋划和通盘考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道地药材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只有在特定的生态环境,才可以生产优质的道地药材。部分中药材连年种植,重茬导致病害加重,影响中药材产量和品质,亟待轮作更换茬口。耕地是有限的,当前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发展中药材生产的过程中,应该立足现有优势,稳定传统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应注意协调中药材和粮食生产争地矛盾。中药材的种植效益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亟待引进培育中医药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建立基地,实行订单生产,确保中药材种的出、销得好,产销挂钩,才能保障道地药材种植增产增效。

建议加大市县财政扶持力度,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中药材优势主产县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科教、卫健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积极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硬件升级;通过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实现中药材品种升级;推广中药材绿色增产技术,实现中药材种植管理技术升级;加快中药材生产配套机械研究与应用,推动中药材农机农艺融合升级;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品牌升级。通过五个方面升级,培育和壮大我市道地药材品牌,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助力。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10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