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 ||||||||||||||||||||||||
2022-08-30 有声朗读: ![]() ![]() |
||||||||||||||||||||||||
|
||||||||||||||||||||||||
|
||||||||||||||||||||||||
民进临沂市委会: 您提出的《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临沂市农业农村局持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 一、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依托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逐步形成了“示范基地+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主体+普通农户”为主的技术服务模式,年均打造50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培育3000余名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培训1000余名基层农技人员,发布单项主推技术100余项,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临沭县农业机械发展促进中心被评为全国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 二、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履职能力 围绕关键适用技术试验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农业减灾防灾、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强化农技推广机构服务职能,提升服务条件和服务能力。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与其他机构综合设置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岗专人履行农技推广职能,创新农技人员“县管乡用、下沉到村”的工作机制。 三、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围绕我市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从鸿雁人才、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中选聘118名特聘农技员,签订服务协议,组织特聘农技员开展农技指导、咨询服务、政策宣贯,通过信息平台对特聘农技员履行任务情况进行在线动态管理。 四、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 2021年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分级分类参加培训,其中参加省级骨干培训198人,市级组织异地培训897人,以课堂授课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针对乡村振兴、农药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栽培技术、水肥管理、土壤污染法和农技推广APP使用等进行了课堂授课,针对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组织学员去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和合作社进行了现场教学,由基地负责人或乡土专家现场讲解现代农业新技术和管理新模式及发展创新点,采取互动、参与、启发模式,进行面对面经验交流,学员学到了新技术、开阔了新视野、梳理了新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推动临沂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五、实施公费农科生定向培训计划 自2019年以来,实施公费农科生定向培训计划,2019年签约公费农科生7名,2020年签约公费农科生47名,2021年签约公费农科生16名,2022年签约公费农科生6名,分别由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进行培养,大学毕业后将进入到我市乡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工作,为基层补充年轻力量。 六、推进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 拓展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覆盖面,将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作为农技人员培训的必修课程,全市95%以上农技人员安装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并要求农技人员有效利用进行学习交流和业务指导,每人每月报送有效日志、农情等信息平均不少于2条,全市农技人员已使用APP发布日志97915条,上报农情45133条,回答问题404396条。 下一步,临沂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平台,建设科技示范基地,聚焦全市主导优势产业,重点示范展示农业重大品种、关键技术和种植模式等,以田间课堂、现场教学、实训实习、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技指导和培训服务,提升基层农技推广能力。二是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素质,依托浙大山东(临沂)现代农研院、临沂市农科院和临沂大学等培训基地,重点开展县乡两级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确保每年对全市1/3以上基层农技人员实施5天以上的业务培训。三是继续实施公费农科生培养计划,协调编办、人社等部门,稳妥安排即将毕业的公费农科生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确保已签约的公费农科生充实到乡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4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