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对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294号提案《关于打造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建议》的答复
2023-10-31    
有声朗读:
 索引号  1585729837/nwh/2023-0000021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3-10-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对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294号提案《关于打造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1585729837/nwh/2023-0000021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3-10-31

尊敬的王学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近年来,临沂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是聚焦绿色兴农,做实循环经济。着眼市场化运行,不断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费县被列为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蒙阴县获批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一是减量化投入。抓好37个“三新”示范区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9.6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降至29.4万吨、1.01万吨,7个县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金正大获批创建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实验室”。二是生态化种养。坚持种养结合、农牧渔循环,新增稻渔种养500亩、累计4000多亩,新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体3.3万立方米,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39处。抓好沂南、沂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粪肥还田14万余亩。三是多元化利用。建立秸秆、废弃农膜、畜禽粪污等回收储运体系,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444.9万吨、综合利用率95.59%,机械化还田率稳定在75%左右,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1.62%,2438家规模养殖场实现配建粪污处理设施100%。

二是聚焦链式发展,做强特色产业。紧盯沂蒙“土特产”,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一是扩规模。坚持“一县一品”,培育沂南肉鸭等18个特色产业。主攻畜牧屠宰等“6+1”特色产业集群,实行1个集群“配备1个专班、对接1个高校、联系1个协会、培育1批龙头、承载1个园区”,上半年六大集群实现产值798.3亿元,预制菜集群产值109.1亿元。二是重招商。围绕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编制“一图谱、两清单”,承办69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光彩行动,开展产业推介、意向投资实地考察、洽谈对接等系列活动,正大食品等8家企业有明确投资合作意向。上半年各县区共招引农业项目122个,总投资355.6亿元,已落地过5亿元现代农业项目14个。三是强品牌。举办首届中国临沂地产食品博览会、兰陵菜博会、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会,提升“产自临沂”影响力。组织168家次企业赴深圳等地参加展会17场次,签约金额55.9亿元。累计创建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7个,优选首批“沂青优品”15个。

三、聚焦增值赋能,突破精深加工。上半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109家,实现营收1493.6亿元,较去年同期(2049家、1372.4亿元)分别增长3.0%、8.8%。一是抓源头。攻坚“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新增绿色食品41个,累计发布市级农业地方标准152项,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3.4万余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二是抓链主。筛选50家大型、高成长型企业,从研发投入、工业设计、上市融资、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原料供给、信息交流、链群协作,打造蜜桃等标志性产业链9条,推动32个食品产业省市重点项目开展融资需求对接,其中26个实施类项目全部开工。三是抓平台。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144家,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5个,引进转化先进技术成果30项。推进19个食品产业园区建设,现已建成5个。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84个,总投资149.5亿元。平邑县牧兰生物、兰陵县同源益民分别突破金银花绿原酸、大蒜辣素高端产品开发。

尽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持续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29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