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20号提案《关于扎实推动高品质中心镇建设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的建议》的答复 | ||||||||||||||||||||||||
2024-08-30 有声朗读: ![]() ![]() |
||||||||||||||||||||||||
|
||||||||||||||||||||||||
|
||||||||||||||||||||||||
尊敬的农工党临沂市委各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扎实推动高品质中心镇建设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的建议》提案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3月27日,收到农工党临沂市委《关于扎实推动高品质中心镇建设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的建议》提案后,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局主要领导作重要批示,分管领导组织相关业务科室认真学习研究,聚焦提案建议,深入推进“四雁工程”、特色产业、“百千工程”、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等工作与高品质中心镇建设深度融合,对标对表,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推动提案建议落到实处。 (一)深化实施“四雁工程”。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在高品质中心镇建设中深化实施“四雁工程”,坚持以人才振兴为切入点,以产业振兴为落脚点,全力以赴抓政策落实、抓模式创新、抓成效显现。一是培训提质。聚焦四雁人才技能需求,做实育才文章,将“鸿雁培训”打造成为乡村人才交流互动、联合互助的一个优质平台。截至目前,共分5期集中培训鸿雁人才1660人。同时邀请市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机构现场讲解金融、保险、担保政策,并为40名学员现场授信2345.8万元,有效帮助解决了启动资金难题。二是服务提能。聚焦四雁人才创业需求,做好服务文章,以“四雁联盟 同心共富”为载体打造四雁融合创富共同体。指导县区建设17个县级四雁人才创业孵化园区,设立156个乡镇四雁人才服务驿站,为四雁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咨询、培训、代办、信贷等专业服务,落实办公、生产、销售等优惠政策。三是金融提效。聚焦四雁人才融资需求,做实赋能文章,建立健全“摸排需求-对接放贷-跟踪问效”工作闭环机制。坚持常态化开展融资需求摸排,组织召开全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进一步畅通“政银企才”对接交流渠道,并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涉农主体“白名单”,实现批量、无感授信。 (二)深化实施“百千工程”。以完善实施“百千工程”顶层设计,聚焦助力高品质中心镇建设,将“百千工程”项目建设与中心镇建设有机结合。坚持自上而下建设机制的同时,健全自下而上、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建设中多听群众意见,发挥以工代赈作用,积极引导当地“能工巧匠”、乡土人才躬身入局,参与乡村建设。目前,2023年,围绕村容村貌提升、残垣断壁整治等工程,采取“以工代赈”模式开展项目建设306项。 (三)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发展镇域经济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高品质中心镇持续建设的内源性发展动力。一是以“促进城乡融合”增内涵。走好城乡融合发展,搞好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会同发改、住建、交通、自规等部门,放大乡镇“联县带村”作用,从完善规划、改善人居环境等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入手,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镇村延伸覆盖,打通资源要素流通渠道。二是以“深化农村改革”增活力。抓紧谋划、推开“乡村振兴改革年”行动,目前已初步确定了8个方面30项改革任务,其中农业农村局牵头实施盘活农村空闲土地等9项具体改革事项。近期,我们将组织县区、乡镇不同层次的研讨论证,进一步找准体制机制症结,形成乡村振兴改革任务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年底交账。三是以“壮大乡村产业”增质效。坚持“一镇一特色”“一县一重点”,引导乡镇选准主导产业,聚精会神扩规模、育品牌,走高端路线,实现以产兴镇、以镇促产,到年底24个特色产业产值突破1700亿元。以食品精深加工为重点,深化落实“1+6”机制,积极整合商协会、高校、科研平台、基金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按照“实好多快”要求,用好长三角市场和人脉优势,做好重点区域、目标企业“上门招商”,确保完成2000亿元产值任务的同时,打造更多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四是以“分类推进考核”增特质。区分农业主导、生态文旅、工业带动和城乡融合四种类型,分类指导、特色发展、放大优势,实现“镇镇精彩”。此外,优化对乡镇的考核指标,减负不减压不减责,真正考准考实,激励乡镇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保障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是以“全域环境整治”增承载。把环境提升作为激活镇域经济的先导性工作,抓紧出台长效管护机制,压实乡镇主体责任,统筹考虑镇村类型、道路沿线,明确环境、设施、力量、投入和考评标准,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工作体系。从“百千工程”资金中拿出6000万元,用于奖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比较明显的乡镇、村庄,确保所有乡镇环境整体提升,助力镇域经济发展。 (四)特色产业和精深加工。一是壮大24个特色产业。重新梳理全市生猪、肉鸭、白羽鸡、花生、苍山蔬菜、沂南黄瓜等24个农业特色产业,科学划定产业核心县区和重点县区,统筹兼顾。今年4月份,蒙阴县、平邑县被纳入2024年国家级桃产业集群实施区域,沂河新区白沙埠镇获批2024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二是做强产业精深加工。利用好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大花生、白羽鸡、桃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相关政策资金,打造产业加工示范区,推进安宜美、千喜鹤深加工项目落地开工,推动产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加工转变。1-6月份,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18家、达2379家,实现营收1694.2亿元,同比增长9.2%。三是发展农文旅融合模式。坚持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产业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完成休闲旅游行(春、夏季)精品景点线路申报工作,平邑县铜石镇龙泉村、情人谷极致山水同城游入选“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推荐沂水县申报“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兰陵县苍山街道尚园村申报“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动乡村产业融合赋能,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五)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工作。一是借助试点探路径。借助兰陵县国家级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通过探索“宅基地+归雁创业”“宅基地+乡村民宿”“宅基地+文化广场”“宅基地+美丽乡村”模式,吸引归雁人才落地项目35个,打造乡村民宿12处,建成文化广场82个,连片提升美丽乡村105个。二是摸清底数夯基础。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调查摸底和数据更新工作,目前临沂市共有宅基地377.4万宗、占地161.1万亩,其中闲置宅基地8.2万宗、占地2.7万亩、闲置率2.2%(“空闲废弃”宅基地2.1万宗,占地0.7万亩)。三是扩大试点促突破。借助乡村振兴改革年,指导兰山区方城镇,探索形成“N+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模式(“新康养+”“合作社+”“乡村旅游+”“人居环境+”等多种盘活利用模式);临沭县曹庄镇探索试点闲置宅基地“增减挂钩腾退”与蛋鸡养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宅基地+产业+社区+文旅”盘活腾退利用模式。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聚焦四雁人才联农带农、惠农富农作用发挥,全面打造“四雁联盟”,通过内挖存量、外引增量、激发能量,合力打造“四雁融合创富共同体”。力争年底实现“十百千”目标,即创建10个辨识度明显的四雁融合创富实践成果,带动100个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支持1000名四雁人才联合创业、抱团致富。二是将按照《关于加强村级组织自行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文件要求,根据项目类型和建设内容,对政府投资资金项目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群众参与。三是充分发挥我市特色品种禀赋资源优势,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带动,加快破解产业从种苗研发引进,种(养)到加工各环节制约瓶颈,打造跨乡连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优势特色产业带,推动发展“一镇一特色”“一县一重点”。四是今年我们在探索宅基地腾退利用上积极设立市级试点目标,继续推进兰山区农村“老屋”改造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探索推进临沭县曹庄镇黄庄村作为闲置宅基地“增减挂钩腾退”与蛋鸡养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盘活利用试点,打造“镇村生活圈”,为城乡融合发展探索盘活再利用的发展新路径。 十分感谢您的建议,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19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