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22号提案《关于完善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政策建议》的答复 | ||||||||||||||||||||||||
2024-10-24 有声朗读: ![]() ![]() |
||||||||||||||||||||||||
|
||||||||||||||||||||||||
|
||||||||||||||||||||||||
成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政策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由于粮食属国家战略,地方政府必须完全按照国家顶层设计执行。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种粮保护机制,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产粮大县奖励政策,高标准农田建设,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 2024年,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推动粮食规模经营,不断提高种粮水平,实现节本增效,对您提出的有关建议,我们农业农村部门立足本职,按照国家政策和项目要求,切实抓好落实。 1.加强农业调研,积极反映政策建议。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密切关注粮食生产动态,对种粮生产成本和种粮效益进行了多次调查分析,通过市政府信息舆情室先后3次向国家提出提高小麦收购价格,落实粮食购销区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增加粮食主产区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建议,全面调动地方党委政府重粮抓粮和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 2.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保障种粮农民利益。一方面,切实加强补贴政策宣传,让广大农民明确补贴方式、补贴程序。另一方面,严格工作程序,加强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维护广大农民种粮利益。在此基础上,及时准确发放小麦补贴资金。全市共补贴小麦种植农户113万余户,发放补贴资金5.32亿元。 3.落实规模种植主体补贴政策,促进粮食节本增效。按照省里部署要求,对100亩以上的小麦、玉米规模种植单产提升主体,在自愿的前提下,加强指导。市里下发了《2024年临沂市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任务、重点措施,统一补助协议,规范运作,通过签订协议落实6项措施,对完成任务的规模主体每亩奖补100元。省级共下达奖补资金4439万元,全市共参与小麦单产提升规模种植主体889个、玉米425个,努力降低种粮成本,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4.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示范带动粮食生产水平提高。我市认真组织实施了郯城、兰陵、费县、莒南、沂水5个省级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县,突出集中打造“百、千、万”攻关+示范,实行“种、肥、机”相配套,集成“技术、服务、资金”,确保高产、高质、高效创建见成效。根据测产,三个粮食高产创建县,建立玉米高产攻关区3967亩,平均单产达787.33公斤/亩,辐射带动面积15万亩,平均单产达617.5公斤。二个县花生高产攻关区710亩,平均单产605.2公斤/亩,辐射带动面积9.2万亩,平均单产达386.1公斤,高出全市花生平均单产76.8公斤。其中莒南花生高产创建田达729.6公斤/亩,居全省第一。 5.创新农业生产体系,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为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我市以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引领工程为抓手,广泛动员各类服务主体为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专业化服务。一方面,加快实施农民合作社清源、强基、培优、创品“四大行动”,推动1村、1镇、1县分别办好1家合作社、1个联合社和1个国家级示范社,大力开展“千员带万社”辅导服务行动,2024年新培育150个市级引领型农民合作社、100个市级引领型家庭农场,为1000个家庭农场开展“一码通”赋码。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双社联合”,促进“村、社、农”利益同向联结,农户、集体、企业、合作社四方共同受益,2024年新培育“双社联合”村100个,粮食生产托管面积1288万亩次,服务对象114万个,其中小农户106万个,占服务对象的93%。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10月18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