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水稻、甘薯及杂粮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31日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高新区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

为推动我市水稻、甘薯及杂粮生产高质量发展,提高其产能和品质,努力增加种植收益,按照省农业农村厅有关文件要求,根据我市生产特点,市农技中心制定了2022年全市水稻、甘薯及杂粮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抓好落实。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3月29日

 

2022年全市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市自然生态条件非常适宜于优质水稻生产,是山东省第一大稻区,面积、产量均居全省前列。为推动水稻绿色高效轻简化种植技术集成与推广,提高种稻效益,制定如下指导意见:

一、选用良种

要根据生产条件、土壤肥力、种植方式等,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的优良品种。我市移栽稻应选用全生育期150天左右的中晚熟品种,如临稻16号、苏秀867、阳光600等;机插稻应选用生育期145天左右的中早熟品种,如临稻16号、临稻19号等品种;麦茬直播稻应选用生育期120天左右(不能超过125天)的早熟品种,如临旱1号、津原85、旱稻277等。

二、培育壮秧

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要加强培肥地力、提高整地质量、实行精细播种、搞好秧田管理,确保苗匀、苗壮,为水稻高产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我市水稻育秧主要有秧田旱育秧和秧盘育秧两种方式,还有部分直播稻田。

(一)育秧

1、人工插秧旱育秧

(1)选择适宜秧田,按大田比1∶10留足秧田。选择地势平坦、灌排良好的菜园地或旱地,秧床土壤应疏松肥沃、透水透气好、有机质含量高、供水供肥能力强、呈弱酸性(PH5.5左右),碱性土壤可用腐殖酸进行调整。

(2)精细整地。年前冬耕冻垡,播前10-15天结合耕耙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左右,要做到土肥混匀,全层施肥。播种时进一步整平耙细,做畦,畦宽1.2-1.5m。亩施复合肥30-40公斤(15:15:15)、尿素5-10公斤、锌肥1.5公斤,或亩施“旱秧绿”育秧专用肥50公斤。将肥料均匀撒到地表面后浅翻8-10cm,使肥料与土壤均匀混合,以防烧种。

(3)种子处理。晒种2天左右后,用比重1.13的盐水或泥水选种,去掉秕谷,捞出稻谷用清水洗2-3遍;精选后的商品种子不需再选种。每5公斤稻种可用浸种灵2ml,对水10公斤浸泡,常温浸种72小时。浸后可直接播种,也可稍加晾干后,用高巧10ml对水10ml,拌种1公斤,晾干后播种。

(4)适期精播。我市水稻旱育秧适宜播期在5月上旬,亩播种量20-30公斤(菜园等肥沃地块20-25公斤/亩、一般田块25-30公斤/亩)。播种时,先把第1畦均匀起土1cm放置地头,然后浇足底墒水,待水渗入土壤后,均匀撒种,然后在第2畦均匀起表层土1厘米均匀覆盖在第一畦上,然后对第2畦灌溉、播种,依此类推盖土1cm,用第3畦的土覆盖第2畦,最后1畦用第1畦取出的土覆盖。盖土后喷除草剂封闭,地膜覆盖。齐苗后马上揭膜。

(5)肥水管理。三叶期前一般不浇水,三叶期后遇旱可浇“跑马水”,禁止大水漫灌。三叶期结合浇“跑马水” 亩追施尿素5-10公斤,移栽前一周,结合浇水追施送嫁肥,亩追尿素5-6公斤。严禁在秧田苗期撒施草木灰,以免引起土壤碱性增强,造成死苗。苗期遇雨或浇水后及时划锄松土。

(6)秧田病虫草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做好药剂浸种的基础上,重点防治灰飞虱、蓟马、叶蝉等虫害、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害的发生。可亩用24%的吡异30克左右或15%吡虫啉20克左右,对水30-40公斤喷雾防治。如有稻瘟病(叶瘟)发生,可用20%三环唑连喷两遍。防除杂草以播种后至出苗前为宜,可亩用丁恶合剂100-150ml或旱秧净100ml,对水50公斤均匀喷雾封闭。

2、机插水稻育秧

(1)采用塑料硬盘或软盘育秧,规格为58cm×28cm。选用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呈弱酸性(PH值5.5左右)的菜园土或旱地耕作层土壤,过筛。按土肥比3:1的比例施入过筛后腐熟的土杂肥、按每100公斤土加入45%(15:15:15)复合肥0.5公斤,或尿素0.1公斤、氯化钾0.08公斤、钙镁磷肥0.4公斤配制成营养土,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堆成土方,覆盖薄膜,7-10d后使用。按每亩大田备营养细土100公斤和未培肥过筛的细土25公斤作盖土,或按每个标准秧盘备土4.5公斤。

(2)种子处理。选种、晒种、浸种要求同人工插秧旱育秧田,摊晾5-6h后用2.5%吡虫.咪鲜胺悬浮种衣剂按药剂、水、种子1:2:50的比例进行包衣,晾1-2小时后播种。

(3)适期精播。我市机插育秧的适宜播期在5月中旬,单盘落谷量100-120克(干种计算),成苗2-3株/cm2。人工方式播种:将秧盘整齐紧密排放在秧床上,均匀撒施2-2.5cm厚的营养土于秧盘上,进行播种,盖0.3-0.5cm厚的土,浇水,覆盖地膜。机械播种:人工将秧盘整齐紧密排放在秧床上,用机械一次完成装土、播种、覆土,用宽180cm塑料编织袋覆盖在秧盘上,浇水至浸透秧盘土。

(4)肥水管理。播种到出苗前, 一般不灌水,保持秧床湿润。出苗至起盘移栽前,旱管为主,秧盘表面发白可灌跑马水。秧苗二叶期,结合灌水每亩撒施尿素5.0-7.5公斤,或兑水100倍浇施。移栽前3-4天,每亩追施尿素4-6公斤。

(5)病虫草害防治同人工插秧旱育秧田。

(二)示范推广机械覆膜旱直播技术

1、整地作畦。在有一定水源条件的地块,前茬收获后旋耕灭茬2遍,将秸秆打碎,旋耕深度15cm左右,然后耙细整平。每个稻方四周打畦埂30cm高,用于截留降水。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000-2000公斤,做基肥一次性全层施入。

2、品种选择。春播可选用临稻16、阳光200、阳光900、圣香66、中部67、圣稻24等;麦茬直播选郑旱9号、临旱1号、津原85等;优质稻可选用越光、京引119等。

3、种子处理。精选后的种子,每5 公斤稻种用浸种灵2 ml兑水10 公斤常温浸泡2-3 d后捞出,在阴凉处晾干1 d后播种。

4、播期。春播在4月25日开始,夏播不得晚于6月20日。

5、机械作业。选择水稻机械覆膜直播一体机,播种机装备水箱、水泵,水箱充满水,一次作业完成所有工序。每亩用缓控释肥(27:10:8)40-50 公斤、氯化钾10 公斤。视墒情每亩用水量1m3左右。播种量按干种子计算,每亩5公斤。

6、追肥。苗期一般不追肥;拔节期结合浇水随水每亩施尿素5-7.5公斤;抽穗期喷施叶面肥。

7、浇水。苗期不浇水;拔节前后结合施肥浇水1次;在抽穗期、灌浆期各浇水1次。每次浇水每亩约30-40m3

三、精准栽插

(一)精细整地。小麦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深耕,耕深20cm左右,注意不能打破犁地层,以免漏肥漏水。机插秧与手插秧的整地操作相同,但对大田耕整质量要求较高。机械作业深度不超过20cm,泥脚深度不大于30cm,泥土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软下实。田面平整,田块内高低落差不大于3cm,表土硬软适中,田面基本无杂草残茬等残留物。秸秆还田的地块小麦留茬要低于15cm,秸秆切碎小于10cm,均匀抛撒于田间。

(二)平衡施肥。在整地时亩施土杂肥3000-5000公斤或圈肥2000-3000公斤作基肥。本田期化肥施入总量为:6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亩施纯氮(N)15-18公斤、磷(P2O5)6-8公斤、钾( K2O)12-14公斤;500-600公斤的中高产田亩施纯氮(N)12-15公斤、磷(P2O5)5-7公斤、钾( K2O)10-12公斤;500公斤以下的中低产田亩施纯氮(N)10-12公斤、磷(P2O5)4-6公斤、钾( K2O)8-10公斤。其中氮肥总量的45-50% 作基肥、25%作分蘖肥(可分两次施入:插秧后5-7日施入一次、7月15日前后有效分蘖临界期施入一次)、25%作穗肥(8月初,基部第一节间基本定长时施入)、0-5%作粒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施入;钾肥总量 60%作基肥、40%作追肥(7月15日前后追壮蘖肥时追施15%,8月初追穗肥时追施25%)。秸秆还田地块要增施氮肥,以每100公斤秸秆增施纯氮1公斤为宜,一般全部还田地块亩增施10-12.5公斤尿素。放水泡田1-2天,起浆平整,沉实2-3天后,准备插秧。如使用水稻免追肥可与水稻种一起机械播种,亩施用水稻免追肥50-70公斤。

(三)适期移栽。我市水稻适宜移栽期在6月20-25日,最迟应在6月底前完成插秧;机械插秧水稻控制秧龄在30天左右,叶龄4-5叶。

(四)栽插规格。人工插秧一般每亩栽插2.0-2.2万墩,带蘖壮苗每墩栽2-3株,一般秧苗每墩栽3-4株,基本苗6-8万,行距25-27cm,墩距12-14cm。避免在高温晴天上午或大风天气插秧,同时要做到浅水插秧,切忌插深苗,插秧深度1.5-2cm。机械插秧行距25-30cm,株距12-14cm,宽行窄株栽插,每亩栽插1.8-1.9万穴,每穴3-5苗。起秧移栽时,根据机插进度,做到随起、随运、随栽,尽量减少秧块搬动次数,堆放不超过3层,遇烈日高温要有遮阳设施。插秧机应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并按使用规定进行调整和保养,须由受过技能培训的熟练机手操作。机插深度以不大于2cm为宜,作业行距一致,不压苗,不漏苗,伤秧率和漏插率均低于5%,机插完成后及时人工补苗。

四、科学管理

1、水层管理。插秧后要保持寸水活稞、浅水分蘖;分蘖期当亩茎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85%时,开始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活水养根,干湿交替,保持湿润到成熟,收获前7天停水。机插水稻栽后及时灌1-2cm浅水护苗活棵,湿润立苗,浅水早发。分蘖期间歇灌溉,以保持3cm水层至湿润无水层为宜,至够苗期适时晒田,此后与手插水稻的水层管理相一致。

2、综合防治病虫草害。近年来我市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穗颈稻瘟病为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二化螟等,要科学用药,适时防治。防治纹枯病,可亩用5%井冈霉素200-250克或15%井岗·戊唑醇悬浮剂 60-80毫克,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喷药时要对准稻株中、下部发病部位,每隔10天左右防治一次,连防2-3次;防治穗颈稻瘟病,应在破口期、齐穗期各喷一次药剂防治,可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30克或40%稻瘟灵100-120 毫升或者 32.5%苯甲·嘧菌酯 30克,兑水 30 公斤喷雾防治,用药时要避开烈日高温,选择晴天下午四点后进行喷雾,以免产生药害;防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要坚持“治虫防病”的原则,重点抓好秧田灰飞虱的防治,应在小麦收获前后和起苗前各进行一次药剂防治;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可亩用 10%氯苯虫酰胺悬浮剂 18-27 毫克;防治稻飞虱,前期可亩用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2-4 克,兑水 30 公斤喷雾,每隔 7 天喷施一次,连续喷 2-3 次;中后期稻飞虱与水稻纹枯病、螟虫在发生时间上有重合性,可采取多种药物混配,综合防治,用吡蚜酮、噻嗪酮、毒死蜱等与井冈霉素、阿维菌素、杀虫双混配施用。提倡施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尤其是优质稻米基地,防治病虫害应以生物农药为主。

五、适时收获

一般在黄熟期至完熟期,植株上部茎叶及稻穗完全变黄,籽粒坚硬充实饱满,有80%以上的米粒已达到玻璃质时收获。

2022年全市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我市甘薯常年种植面积70余万亩,面积产量均居全省首位。近年来,市场行情较好,甘薯种植效益较高,已成为重要的高效粮食作物。为充分发挥甘薯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制定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如下:

一、选用良种

1、根据当地生产特点和用途。适宜淀粉加工型品种有徐薯18、商薯19、济薯25、济薯21、济徐23等,适宜鲜食及加工型品种有烟薯25、济薯26、普薯32、苏薯8号、龙薯9号、齐宁18等,适宜色素提取的品种有烟紫薯3号、济紫薯1号等,适宜菜用型品种有福薯7-6、福薯18等。

2、根据土壤质地和肥水条件。一般旱薄地宜选用耐瘠抗旱品种,如烟薯25、济薯26、济薯21、济徐23等,水浇地宜选用耐肥品种,如普薯32、龙薯9号等品种。

3、根据收获上市时间。6-8 月份收获上市品种有龙薯 9 号、红香蕉等,9-10 月份收获上市品种有烟薯 25、普薯 32、济薯 26、红瑶、哈密、玛莎莉等。

二、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甘薯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壮苗比弱苗一般增产10%以上,因此要精选种薯、提高排种质量、科学搞好苗期管理、培育壮苗,为甘薯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1、苗床建立。选在避风向阳、排水及管理方便的生茬地或者三年未种甘薯的地块作为育苗田,建苗床并筑畦。苗床上铺营养土(每方施磷肥2.5-3公斤,尿素1-1.5公斤,磷酸二氢钾1公斤,多元微肥益农素或奥普尔各100g)厚度17-20cm。

2、育苗模式。春薯育苗有三种模式。一是日光温室+大拱棚,培育“大田壮苗”。利用温室冷床(三膜)育苗。上一年12月排种,约一个月后开始剪苗,按照大田种植规格(垄距80厘米左右、株距20-25厘米,栽单行;或者垄距80厘米左右、株距8-10厘米,交叉栽两行)移栽到大拱棚中,4-6月份采剪20厘米以上的蔓头(大田苗),移栽到大田。大拱棚中的甘薯多次剪苗后在7月上中旬可以收获一定量的商品薯,提早上市,这种模式可以实现育苗+生产,种植效益可观。二是日光温室+拱棚,培育“采苗圃壮苗”。2月初(日平均气温上升到0℃左右)排种,利用温室冷床进行第一段育苗;3月初剪苗移栽到小拱棚或者大拱棚中,按照行距30厘米、株距10厘米规格建立采苗圃;4月初即可采剪20厘米以上的薯苗,移栽到大田。三是小拱棚或阳畦育苗。3月中下旬,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7℃-8℃时开始排种,5-6月份采苗。夏薯用苗最好是采用无病采苗圃(二级育苗)的蔓头苗,顶三叶齐平、叶片大而完整、节间不过11长、腋芽较短、节上根点较大、无气生根,蔓头苗一般比下端苗增产10%以上。

3、精选种薯。选择大小均匀、生命力旺盛、无伤病、无冻害湿害的符合本品种外观特征的健康种薯,最好选用脱毒种薯,块重在150-250g。

4、种薯处理。排种前在阳光下晒1-2天,或用52-56℃温水浸泡10 -12分钟,或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0倍液浸种6 -10分钟。

5、排种规格。排种时可采用斜排法,大薯靠内,小薯靠外,薯间留空隙2-3cm,薯块用量15-20公斤/ m2左右,排种后上部先覆盖细沙土3-5cm厚,浇足水,再盖上一遍湿润细土。

6、科学管理。排种后5-7天,床温保持在32-36℃;幼芽至齐苗期,床温保持在25-28℃;齐苗后,床温控制在20-25℃。苗高15 cm左右后,在晴天中午前后5-6小时掀开内膜通气降温,以防烧苗。栽前5-7天,以自然温度为宜。出芽前一般不需浇水,幼芽顶瓦期要浇1次透水,出苗后10天左右喷1次水,每次采苗待6 -8小时伤口愈合后浇水1次。采苗1-2次后,每畦(按标准畦12m2)酌情喷施1000倍液氨基酸水溶肥,用量1-2公斤/亩。大棚两侧放风口加盖防虫纱网,可阻断蚜虫、飞虱等传毒介体,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如发现病毒病薯苗,应立即拔除,同时喷施消菌灵、病毒宁药剂2- 3次,每次间隔7天。

7、精选壮苗。壮苗的标准是百株重700克以上、顶三叶齐平、叶片大而肥厚、茎粗而节匀、茎上无气生根、无病虫害、株高20-25cm左右、苗龄30-35天。

三、深耕轮作

甘薯高产应选择土质疏松、耕层深厚、保墒蓄水好、肥力适度的砂土或砂壤土。特别是鲜食甘薯应选择无甘薯病害的土层较厚、排水良好的生茬地,以保证较高的商品薯率。春地在冬前深翻一次,冻垡熟化土壤;春耕,要及早浅耕,随耕随耙,保住底墒。轮作是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甘薯可以和花生、玉米等非旋花科作物轮作,轮作周期1-3年,间隔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减轻甘薯的病害。

四、适期移栽

根据种植模式、品种等确定栽植和收获时间。可通过保护地栽培与露地栽培结合、春薯与夏薯结合、收获后直接上市(6 月底-10 月底)与贮藏后上市(11 月-来年5 月)结合,实现鲜食甘薯的周年供应。我市春薯栽植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鲜食型春薯可适当晚栽10-15天,过早易感染黑痣病且皮色不鲜艳,晚栽虽略有减产,但商品性提高;夏薯要力争早栽,以6月上中旬为宜,越早越好,否则小薯过多,商品性下降。

五、起垄覆膜

结合耕翻施足底肥,其中60-70%的有机肥施入土壤,剩下的有机肥与化肥在起垄时集中施入垄内。起垄时要做到垄形肥胖,垄沟窄深,垄面平,垄土踏实,无大垡和硬心。根据地力情况确定垄距,一般瘠薄地75-80厘米,平原地垄距80-85厘米。起垄同时紧贴表土覆膜,用土压实。推荐应用黑色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覆盖具有增温、蓄水、保墒、除草作用,效果显著优于透明地膜。有条件实施水肥一体化的,机械起垄覆膜的同时在垄面铺设滴灌带。

六、科学肥水

要根据甘薯需肥规律,针对不同的土壤肥力,科学运筹肥水。

(一)基肥。将有机肥、氮肥和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分类施用,提倡施用硫酸钾,施用氯化钾的甘薯不耐贮藏。

1、丘陵旱薄地或砂土地(土壤速效氮含量低于50毫克/公斤)。增施有机肥和氮素化肥及适量磷钾肥作基肥,每亩施用猪粪、鸡粪等含氮丰富的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纯氮(N)8-12公斤,磷肥(P2O5)5公斤左右,钾肥(K2O)20公斤左右,其中,钾肥50%做基肥施用、50%封垄期追施。

2、肥力水平较低的砂壤地(土壤速效氮含量60-80毫克/公斤)。施用含氮较少的有机肥、平衡使用氮磷钾化肥作基肥,每亩施牛、羊粪等有机肥2000-3000公斤,纯氮(N)4-8公斤,磷肥(P2O5)5公斤左右,钾肥(K2O)8-16公斤,其中,钾肥50%做基肥施用、50%封垄期追施。

3、肥力水平较高的砂土或砂壤土,土壤速效氮含量80毫克/公斤以上。采用控氮、增钾的施肥策略,基肥一般不施用氮肥和磷肥,只施用钾肥(K2O)16公斤/亩左右,施用量以将土壤N/K调整到0.5左右为宜,增产效果最好。

(二)追肥。要根据地力水平和田间长势追施化肥。田间长势弱的可在栽插后1个月内追施氮肥,尿素每亩不超过7.5公斤,中期高温多雨不宜追肥;地力水平较低、保肥能力差的地块,在封垄期追施钾肥(K2O)5-10公斤;甘薯进入块根迅速膨大期后,为防止茎叶早衰,可用0.5%尿素、2-3%过磷酸钙、5%草木灰、0.2%磷酸二氢钾等溶液进行根外叶面喷肥,每隔7天喷1次,喷施时间以傍晚为宜。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地块,要根据地力水平、降水情况、甘薯长势等因素确定滴灌次数和肥量。

(三)水分管理。有水浇条件甘薯田,在分枝结薯期(栽后10-30天)浇水,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有利于增加单株结薯数量和中型薯块比率,提高商品薯率。大力提倡覆膜-滴灌栽培方式,不仅提高栽植作业效率,省工省时,又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率。

七、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栽插时间等条件因地制宜确定栽植密度。一般丘陵旱薄地宜密每亩4000-5000株;高肥水地块密度宜稀每亩3500-4500株。淀粉型品种宜稀每亩3000-3500株,鲜食型品种宜密每亩4000-5000株,夏薯比春薯每亩增加200-300株。短蔓品种宜密,长蔓品种宜稀。

八、提高栽插质量

甘薯栽插应选无病壮苗,剔除病苗、弱苗,以保证苗全、苗匀、苗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采苗时间。苗床薯苗高度25-30cm,经过3-5天的放风炼苗后才可采苗。二是高剪苗。在离床土面5 cm高处剪苗,防止薯块病菌以及土传病菌通过薯苗带到田间,保留底部1-2片叶,以利于新芽萌发。尽量选择短节间薯苗。更换品种前用2% NaCl浸泡3-5分钟进行剪刀消毒。坚决禁止拔苗栽插,也禁止拔苗后再剪根的操作方式。三是薯苗处理。可将脱毒秧苗基部浸泡在60-80毫克/公斤的α-萘乙酸溶液中10分钟,促进生根,浸苗后立即栽插;未脱毒薯苗移栽至大田前,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药液或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500倍药液浸泡薯苗基部10cm处8-10分钟,以防治黑斑病;用40%辛硫磷乳油400倍液浸苗基部10分钟以防治茎线虫病。四是栽秧深度。甘薯栽秧深度一般以8-10cm为宜。可采取直栽或斜栽方式。粘土或土壤含水量多的可稍浅,砂土或土壤含水量少的可稍深,以利于秧苗成活健壮生长。五是化控。栽插后20-40天时,每亩用240-450毫克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和60-100毫克磷酸二氢钾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每隔3天喷施一次,连喷2次,促进群体生长;栽后45-60天时,每亩36-50克的烯效唑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每隔5天喷施一次,连喷2次,防止茎叶旺长。六是查苗补苗。栽后一周内对因病虫害或栽植不当造成的死苗选用壮苗及时补栽,生长中期及时中耕除草、禁止翻蔓。

九、防治病虫害

(一)草害。采用垄上覆盖黑色地膜结合沟底喷施除草剂或透明地膜全面喷施除草剂的方法控制草害。甘薯苗栽植后、杂草出苗前(栽植后3~5天),进行土壤封闭,每亩用50%的乙草胺50~100毫升或72%异丙甲草胺120~130毫升,兑水50~60公斤,均匀喷雾。由于乙草胺会伤害薯苗嫩叶,喷施乙草胺时,尽量避开薯苗。土壤封闭一个月左右,如果发现有杂草,可选用盖草能、精奎禾灵等单子叶专用除草剂喷雾,每亩用12.5%的盖草能50~60毫升或5%精喹禾灵乳油40~6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雾防除单子叶杂草,双子叶杂草需要人工拔除。

(二)病虫害。甘薯病虫害的发生对甘薯产量、品质和商品率影响严重。除选用抗病品种、栽植脱毒种苗、合理轮作、高剪苗、药剂浸苗等外,还要密切注意各生育期的病虫害发生。鲜食型品种起垄和栽插时需重点防治茎线虫、蛴螬和金针虫等,尽量选用无线虫的地块种植,曾发过病的重茬地块,每亩可施用2公斤毒死蜱或辛硫磷加20公斤豆饼,豆饼磨碎与毒死蜱或辛硫磷混匀,均匀撒施,然后旋耕、起垄。大田发现黑斑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根据情况,可连续隔7天喷1次,直到根除。

十、适期收获

我市盖膜鲜食型春薯可在8月中下旬起陆续收获,露天栽培甘薯可在10月中旬开始收获,霜降前基本收获完毕。应选择天气晴朗、湿度较小时收获,经过田间晾晒,当天下午入窖;有条件的用机械收获。要注意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卸,要用塑料周转箱或条筐装运,防止破伤。收获时间早晚和薯块出干率也有较密切关系,10月初至10月中旬是春薯晒干、淀粉加工品种的最好收获期。

十一、安全贮藏

贮藏前要对贮藏窖进行清扫消毒,用点燃硫磺熏蒸或喷洒多菌灵方法杀灭病菌。严格剔除带病、破伤、受水浸、受冻害的薯块,贮藏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三分之二。入窖后对表皮损伤的甘薯采用通风4-5天,高温29℃、高湿95%、低CO2的方法,促进愈伤。贮藏期甘薯窖温保持12℃-13℃,湿度保持85%-90%。加强管理,确保安全贮藏。

2022年全市杂粮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杂粮具有抗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是改善膳食结构、促进营养健康的重要粮食品种。为充分发挥杂粮在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轮作倒茬、土壤培肥、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优势,制定如下谷子、高粱、绿豆、红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谷子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播前准备

1、整地施肥春播地块,冬前深耕20-25cm,随耕随耙,整平耙细,上松下实,无大坷垃,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15-15-15)20-30公斤做基肥;夏播地块,要在麦收后及时灭茬,平整土地,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左右、复合肥15-20公斤做基肥;或施用与复合肥的NPK含量相当的单、双元素化肥;或采用缓控释肥一次性施肥,其中树脂包膜尿素(43-0-0)15-20公斤、复合肥(15-15-15)15-20公斤,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

2、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谷子优良品种。如:济谷19、济谷20、济谷21、豫谷18、中谷2等或当地传统种植品种。特色品种可根据情况选用灰米品种济谷17、糯米品种济谷18等。也可选用抗拿捕净除草剂谷子品种,如冀谷 42、豫谷 36等。

3、种子处理。选种晒种:用风选、水选等措施,筛选出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无病虫、无霉变的种子,播前将谷种摊放在空地上翻晒2-3天。药剂拌种:用35%甲霜灵按种子量0.2-0.3%拌种防治谷子白发病;用 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 0.3%拌种,避光闷种4小时,防治线虫病。拌种后晾干立即播种。

(二)播种

1、播期。春播一般在5月上中旬抢墒播种;夏播麦收后抢墒播种,最迟不要晚于6月底。

2、播量。积极推广使用精量播种机播种,行距40 cm左右,整地质量好的春播亩用种量0.3-0.4公斤,麦茬夏播亩用种量0.5-0.6公斤,可根据整地质量、土壤质地、墒情以及谷种大小适当调整播量。播种深度3cm左右,播后及时镇压,使种子紧贴土壤,利于种子吸水发芽。

(三)田间管理

1、除草。播后苗前可使用“谷友”除草剂,每亩120 克左右,兑水30-50公斤,在无风、12小时内无雨的条件下均匀喷施于地表。抗除草剂品种在谷子3-5 叶期,杂草 2-4 叶期,用12.5%烯禾啶(拿捕净)80~100 毫升,兑水 30 公斤喷雾,防治单子叶杂草。

2、中耕。出苗后25天左右,中耕培土。

3、肥水管理。苗期不宜浇水,拔节至抽穗前,根据苗期长势,结合浇水,每亩可追施尿素5-10公斤。扬花至灌浆中期可用2%尿素、0.2%磷酸二氢钾和0.2%硼酸溶液叶面喷施2-3次,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四)病虫防治

谷子的病害主要有谷瘟病、纹枯病、细菌性褐条病等,虫害主要防治钻心虫和粘虫。

1、谷瘟病。可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0%克瘟散500-800倍液喷雾。

2、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600倍液或15%粉锈宁600倍液对谷子茎基部喷雾防治。

3、褐条病。可用20%的噻菌铜悬浮剂防。

4、钻心虫和粘虫。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或48%毒死蜱1000倍喷雾。

(五)收获

最佳收获期为蜡熟末期,即颍壳变黄,谷穗断青,籽粒变硬时。成方连片的平整地块,应用谷子专用收获机或经改造的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可大幅度提高收获效率。因谷子有后熟现象,人工收获时可连秸秆一起收获,3-5天后再脱粒,利于提高产量。谷子脱粒后要及时晾晒清选,含水率降到13%时入库储藏。

二、高粱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播前准备

1、整地。选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肥力适中、地势平坦的地块,忌重茬。春播地块,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耕翻深度25-30 cm,春季亩施土杂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18-12-20)30-40 公斤或生物有机肥200公斤,旋耕1-2遍后耙平。

2、种子处理。选择籽粒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播前将种子晾晒2-3天,用辛硫磷或者甲基硫菌灵拌种或包衣,防治黑穗病及地下害虫等。

(二)播种

1、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优良品种,可选用济粱1号、济粱2号、吉杂123 和抗四等,甜高粱品种可选用济甜杂2号、辽甜1号等。

2、播期。春播适宜在4月底至5月初,夏播要抢墒早播。一般10cm耕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含水量15%-20%为宜。墒情不足时可先灌水补墒后播种,谨防芽干出苗不齐。

3、播种方式。积极推广采用精播机播种,播种量0.3-0.5公斤/亩。一般行距50-60cm,播种深度3-5cm,深浅一致,覆土均匀。

(三)田间管理

1、除草。出苗前喷施除草剂。每亩用38%莠去津l80毫克,或用72%都尔乳油75毫克+ 38%莠去津100毫克,兑水30-40公斤,喷洒土表。一般不建议苗后化学除草,易产生药害。如必须苗后除草,可在 3~6 叶期每亩使用 38%莠去津悬浮剂加 25%二氯喹啉酸悬浮剂 200 毫升,如果双子叶杂草较多可加 36%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 20~30 毫升,兑水 30~40 公斤喷雾。

2、补苗定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出现缺苗时可浸种催芽补种或借苗移栽。适于机械化栽培的矮秆品种亩密度8000-10000株,中高秆品种应适当降低种植密度,亩密度6000-7000株,饲用甜高粱亩密度5000株左右。

3、中耕。出苗后中耕1-2次,松土保墒。

4、肥水。苗期需水不多,拔节孕穗是需肥水关键期,可结合中耕培土、浇水进行追肥,亩施尿素10公斤。乳熟期干旱,千粒重受影响,有条件地区应及时灌水。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涝。

(四)病虫草害防治

1、高粱蚜。用10%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

2、粘虫。3龄前是防治粘虫幼虫的最佳时期。用0.04%二氯苯醚菊酯(除虫精)粉剂喷粉,亩用量2.0-2.5公斤,或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45毫克,兑水50公斤喷雾。

3、玉米螟。在高粱生长季释放赤眼蜂2-3次,玉米螟产卵初期田间百株高粱上玉米螟虫卵块达2-3块时进行第一次放蜂,第一次放蜂后5-7天进行第二次放蜂,一般每次每亩放蜂2万头。

4、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等。一般采用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毒杀撒施等方法防治。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或5%的毒死蜱颗粒剂2公斤,拌10公斤沙土,均匀撒施土壤表面后进行翻耕。

5、桃蛀螟。可用40%乐果乳油 12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在产卵盛期,提倡生物防治,可喷洒苏云金杆菌75-150倍液或青虫菌液100-200倍液。

(五)收获

粒用高粱在90%籽粒达到完熟期、含水量下降到20%左右时,用高粱籽粒收获机进行机械收获;饲用甜高粱要在乳熟晚期用青贮收获机收割,生物质能源用甜高粱在完熟期及时收获;糖用高粱要在蜡熟末期及时收获。

三、绿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播前准备

1、整地施肥。绿豆忌与豆科作物连作和重茬,最好与禾谷类作物间作或轮作。播种前要精细整地,因地制宜施足基肥。春播前深耕20-25cm,结合深耕,亩施有机肥500-1000公斤、复合肥(14-17-14)15-20公斤或磷酸二铵10-15公斤、硫酸钾5-10公斤,深耕后耙细整平地面;夏播绿豆要在麦收后旋耕12-15cm,耙透耙平,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

2、品种选择。选用直立紧凑、主茎粗壮、抗病、抗倒伏,优质高产的品种。如春播宜选用鲁绿1号、潍绿5号、潍绿7号和中绿5号等;夏播宜选用潍绿7号、潍绿8号、潍绿9号等。

3、种子处理。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晾晒1-2天。可用毒死蜱等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二)播种

1、播期。绿豆生育期短,适播期长。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下旬;夏播6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下旬播种一定要选特早熟绿豆品种。

2、播种方式。绿豆播种方式有条播和穴播,其中以机械条播为多。条播时要下种均匀,防止覆土过深,播深约3cm,行距一般40-50cm。零星种植大多为穴播,每穴2-3粒,行距40-50cm。

3、播量。一般亩条播1.5-2.0公斤。早熟品种宜密植,中晚熟品种宜稀植;春播宜密,夏播宜稀;高肥水宜稀,低肥水宜密。

(三)田间管理

1、除草。播后苗前用可亩用50%乙草胺60-100毫克,兑水40-50公斤进行封闭除草。苗后复叶展开后,可用除草剂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除草。

2、补苗定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尽量在3天内补种。密度过大时,在绿豆出苗后2-3天间苗,第二复片展开后定苗,实行单株留苗。一般春播直立型早熟品种亩留苗1.5-1.8万株,半蔓生型中熟品种0.8-1.2万株;夏播宜选用直立型中早熟品种,亩留苗1.0-1.3万株。

3、追肥。初花期亩施复合肥或磷酸二铵10公斤,开沟施入,分批次收获的绿豆,生育后期可喷施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肥力好的地块可以不追肥。

4、浇水。绿豆苗期需水量不多,要求土壤相对干旱一些,不宜浇水,以防徒长。开花期是绿豆需水临界期,花荚期是需水高峰期,遇旱要及时浇水。绿豆怕涝,发生洪涝时应及时排水防涝。

(四)病虫防治

绿豆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病毒病和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豇豆荚螟、红蜘蛛和蚜虫等。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3%戊唑醇1500倍液喷雾防治;及时防治蚜虫可以有效的预防病毒病;白粉病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蛴螬和地老虎可用毒死蜱防治;绿豆开花后是豇豆荚螟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氯虫苯甲酰胺或菊酯类杀虫剂等农药喷雾防治;蚜虫用吡虫啉喷雾防治。

(五)收获

绿豆成熟后要及时收获。分次收获:植株上60%-70%豆荚成熟时开始采收,每隔7-10天采摘一次,分批次收获可以增加产量、保证质量。一次性收获:植株上80%以上的豆荚成熟后收割。对易落荚落粒的品种采用人工摘荚、分次收获为宜。

四、红小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播前准备

1、整地施肥。红小豆适应性强,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但怕涝忌重茬和迎茬,不适宜与其他豆科作物轮作,前茬应选择三年未种过豆科作物的玉米茬或小麦茬。高产栽培应选地势较高且平坦、耕层厚且肥沃的壤土。红小豆出土能力较弱,整地时,要求深耕或旋耕灭茬,耕深15-20cm,耙耱平整,耕层土壤细碎、疏松,无杂草,畦面平整。结合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30-35公斤、硫酸钾6-8公斤。

2、品种选择。选用直立生长、有限结荚习性、大粒、色泽鲜亮、商品外观优良、抗病性强、抗倒性较好的高产品种。如春播宜选用中红8号、中红5号、德红5261等;夏播宜选用中红7号、中红4号、德红3004等。

3、种子处理。播前选种,剔除不饱满、秕粒、有病、带菌及霉变的籽粒,要求籽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把选好的种子晒1-2天,提高种子活力,增强发芽势。用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2-0.5%进行药剂拌种,防苗期病害。

(二)播种

1、播期。红小豆适播期较长,根据当地气象情况和茬口抢墒播种,预防播后大雨造成不出苗或出苗不均。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下旬;夏播6月上旬-7月上旬,最迟不能晚于7月10日。

2、播种方式。红小豆播种方式有穴播、条播和点播,机械条播或点播时,要防止覆土过多。一般播深3-5cm,行距40-50cm。零星种植大多为穴播,每穴2-3粒,行距40-50cm。

3、播量。一般条播亩播量2.0-2.5公斤。早熟品种宜密植,中晚熟品种宜稀植;春播宜密,夏播宜稀;低肥水地块宜密,高肥水地块宜稀。

(三)田间管理

1、播后苗前除草。在红小豆播种后出苗前,要及时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防苗期杂草。每亩用72%金都尔乳油100-150毫克兑水50公斤均匀地面喷雾,也可采用施田扑、扑草净等封闭性除草剂。

2、间苗定苗。间苗宜早不宜迟,齐苗后,一般在第一复叶展开后开始间苗,要间弱留强、间杂留纯。第二复叶展开后定苗,按要求密度均匀留苗,同时查苗、补苗,实现苗全、苗壮。一般春播亩留苗0.8-0.9万株,夏播亩留苗0.7-0.8万株。

3、中耕锄草。出苗后遇雨,应及时中耕锄草,破除板结。全生育期要中耕2-3次,封垄前最后一次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在杂草2-3片叶前要进行化学除草,一般每亩用10%精禾草克乳油40-75 毫克和10%乙羧氟草醚粉剂1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红小豆对化学除草剂敏感,化学除草应定向行间进行均匀喷雾。

4、肥水管理。红小豆苗期需水量不多,不宜浇水,以防徒长。花荚期需水量大,水分不足易引起花荚脱落。如遇干旱,始花期需灌水一次,以促荚数和粒数;在结荚期再灌水一次,以增加粒重并延长开花时间。红小豆耐涝性差,怕水渍。若雨水较多,要及时排水防涝,叶面喷施矮壮素防徒长。

高肥力地块或施足基肥的情况下,红小豆生长期内可不追肥。前期缺肥,在初花期亩施复合肥或磷酸二铵10公斤;后期缺肥,可进行叶面施肥,叶面喷施0.3-0.4%磷酸二氢钾和0.15%的钼酸铵混合液1-2次。

(四)病虫防治

红小豆常见病害有立枯病、根腐病、病毒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等,可采取种子处理、拔除田间病株和药物防治。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2-0.5%进行药剂拌种防治立枯病、根腐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可防治白粉病、锈病和叶斑病。

常见虫害为地老虎、蚜虫、红蜘蛛、粘虫、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斑潜蝇、豆荚螟和食心虫等。采用50%二嗪磷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进行地表喷雾,防治地老虎1-3龄幼虫;用25%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兼治飞虱、蓟马;用0.5%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防治红蜘蛛、斑潜蝇;防治粘虫、豆荚螟、夜蛾类害虫,可用福奇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和康宽1500倍液交替用药。提倡生物防治,杜绝高残留农药施用。

(五)收获

一般植株有60-70%的豆荚成熟后,要适时收摘,以后每隔6-8天收摘一次;或植株有80%以上的豆荚成熟时一次性收获。收获的豆荚应及时晾晒、脱粒、清选、熏蒸后,贮藏于冷凉干燥处。

上一条: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 下一条: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2022年度拖拉机 联合收割机牌证核发和年度检验工作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