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央媒聚焦】山东沂南:培育黄瓜全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7日
有声朗读:

眼下,正是黄瓜育苗的好时节。走进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依汶镇金马山育苗基地,育苗大棚内人头攒动,工人们正忙着嫁接各类种苗。

在这里,水肥一体化控制室、电动遮阳网、自动喷水车等配套设施颇具“智慧”,整个基地除嫁接外,上盘、覆土、浇水、施肥等环节全部实现自动化,温湿度、光照也是智能控制,基地实现一年四季种苗的繁育且可确保苗齐、苗匀、苗壮。

“我们的这个育苗基地占地500亩,建有16个高标准自动化育苗温室,育有多种蔬菜种苗,最主要的是黄瓜,我们的种苗大都是订单繁育。”金马山育苗基地负责人朱永超说。沂南县坚持好黄瓜源自好种苗,积极引进新品种,与隆平高科、德瑞特种业和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一直保持合作,与隆平高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德瑞特黄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每年试验筛选德瑞特黄瓜新品种1200个。经过多年培育,摸索出了一套与南瓜苗插接育苗技术,增强抗病性能,实现了黄瓜增产,还提升了黄瓜的品质。目前,沂南县黄瓜种子生产经营企业3家,大小育苗场35家,年繁育种苗能力已达到3.6亿株。

沂南是 “中国黄瓜之乡”、 全国最大的黄瓜种植基地。为让黄瓜有更好的销路、卖出更好的价格,沂南县积极通过科技赋能黄瓜产业,大力提升蔬菜批发市场,完善冷链物流配套,建成了一批农产品预冷保鲜库,建设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司,壮大蔬菜经纪人队伍,完善市场运销渠道。还创新研发全国首家产地批发市场蔬菜电子交易系统,实现“物联网+互联网+客户+菜农”的高效链接,交易全程透明,让市场信誉度大幅提升,沂南黄瓜产销两旺。目前,已建成大小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59家,建成大小冷库150余座,老百姓在地头就能卖出好价钱,带动蔬菜加工、包装、销售、物流、信息、餐饮、住宿、农资、劳务等产业的发展,间接解决1万余人就业。

在城子庄,有一家黄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临沂市首批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放眼望去,500多个蔬菜大棚组成一片“棚海”分外惹眼,清一色的设施农业标准,自动通风、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样样齐全。

“这些大棚已经从起初的小土棚发展到了第六代智能温室大棚,我们合作社有社员320户,80%的是职业农民,一年可生产优质黄瓜2000万公斤,产值5100万元。”辛集镇振民合作社理事长李庆国很有成就感地介绍道。

据介绍,为了实现经营组织化、基地规模化、产销标准化、管理智慧化和产品品牌化“五化”要求,振民合作社采用统一农资采购、统一种苗服务、统一标准生产、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品牌销售“五统一”管理体系,服务黄瓜生产全产业链,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我们村共有550户人,光轿车就有420辆。”沂南县辛集镇房庄子村党支部书记谢吉海介绍说,黄瓜是房庄子村增收致富的主业,全村黄瓜大棚种植面积有1400余亩。房庄子有机蔬菜交易中心是沂南最大的黄瓜交易市场,单这一市场就让村集体年收入200万元。在沂南,从事黄瓜种植和生产经营的百姓就近10万人,常年种植面积13万亩,总产65亿斤,亩均效益9万元以上,年产值达120亿元。

沂南县积极出台扶持黄瓜产业发展意见,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沂南黄瓜标准联盟,制定颁布了《沂南黄瓜温室生产技术规程》等三个地方标准,推广设施蔬菜物联网、生态循环农业、集约化育苗、智能生物菌肥、水肥一体化等蔬菜生产新技术。充分发挥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撬动社会工商资本参与,形成了沂汶河流域沂南黄瓜主产区,布局了日光温室生产片区、大跨度外保温大拱棚种植片区、钢架拱棚片区、露地黄瓜片区,建成各类黄瓜产业园50余处,全县黄瓜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沂南黄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们大力培育黄瓜全产业链。目前,在提升黄瓜附加值和抗御风险能力上我们有了初步的探索,下一步还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把黄瓜精深加工做起来,把错时经济发展起来,让其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大产业。”沂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卢绪光说。

上一条:“三夏”时节 “丰”景正好 | “鲁南粮仓”麦收忙 下一条:“三夏”时节 “丰”景正好 | 临沂:“三夏”生产忙 颗粒归仓保丰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