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6月6日,在郯城县归昌乡陈庄村麦田里,联合收割机穿梭往来。捧着一把颗粒饱满的麦粒,村民杨传娟笑得合不拢嘴:“今年风调雨顺,农技服务又到家,病虫害少,俺家50亩小麦丰收稳了!”
郯城县素有“鲁南粮仓”之称,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眼下,68万亩小麦陆续开镰,在广袤的麦田里,农机手、农机服务队、农技专家齐上阵,确保小麦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机械抓得紧:
加强机械保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4.8%
在泉源镇的山坡地块,小型收割机作业神速,一会儿功夫收割20余亩麦子。“我们为农户提供专门针对零碎地块的小型收割机,收割费是每亩地50块钱,省时省力又省钱。”郯城县立平农机合作社社长肖丙虎告诉记者,合作社的麦收订单早在两个月前就排满了,现在200多名社员、58台套农机具全部出动,保证不误农时。
打好“三夏”生产攻坚战,农机主力军作用凸显。郯城县组建了14个农机服务队,调动121家农业服务组织和机构参与“三夏”生产,调配农业机械1.39万台,重点实行“1台收割机+1台打捆机+1台旋耕机”作业模式,做到收割、打捆收储、耕翻灭茬无缝隙对接,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8%。
“我们成立了农机检修保养服务队,开展农机具上门检修保养服务活动,检修保养各类农业机械装备5700余台,确保农机具‘健康’上岗、安全作业。”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机中心主任吕杰表示,郯城县第一时间开通跨区作业“绿色通道”,设立12个跨区作业服务站,发放500余张跨区作业证,夏收机具供应充足。

技术跟得上:
农技送上门,夏粮单产提升效果良好
夏收夏种,紧张有序。“打好提前量,丰收更有望。”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凤伟联合农技专家制定了《2024年郯城县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方案》,推动夏播技术、统防统治、测土配肥、虫情预报等农技指导进乡村、到地头。
“根据测产结果来看,我们实施的单产提升行动效果很好,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小麦测产现场,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朱向艳看着统计表欣喜地说。
今年,郯城县以创建全国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为契机,大力实施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规模种植单产提升行动,建设14个高产示范区,示范区亩均增产10%左右,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秸秆可循环:
“变废为宝”,预计收储秸秆6万余吨
随着“三夏”生产进入大忙时节,一捆捆打包好的麦秸被运往郯城县金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新建成的秸秆收储加工中心,每年可以“消化”2万多吨秸秆,“吐出”电能、有机肥和饲料。
郯城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既多措并举实现夏粮“减损增收”,也推广秸秆循环利用模式,引导种植大户与农机合作社、秸秆利用企业、养殖场合作,构建分散投资、专业经营、集团化运作、全社会受益、覆盖全域的秸秆收储和供应网络,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益,实现秸秆“变废为宝”。
目前,郯城县布局建设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36个、秸秆收储点75处,“三夏”期间预计可收储秸秆6万余吨,创造产值3000万元。
通讯员 冯尚宗 韩笑 临报融媒记者 汤婷 朱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