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农安护民”农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部署要求,有效维护农资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畜禽屠宰等重点领域安全,莒南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通过提素质强队伍、严执法保春耕、探索创新执法模式、整治突出问题等举措,不断提高执法服务效能,纵深推进“绿剑护农”执法行动,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

一是以提升执法效能为核心,组织开展“春训砺兵”执法技能学习培训。充分利用每周五固定学习日时间,重点围绕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组织集中学习培训10场次,覆盖全体执法人员260余人次,实现全员轮训。同时建立案卷自评自查机制,组织各中队开展案卷互查互评6次,发现整改问题12项,案件文书制作质量明显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和综合执法办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是紧扣农时节点,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围绕春播备耕和夏粮生产关键期,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深入开展“稳粮保供”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对全县469家农资经营门店实施“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已检查完成261家,查办整改涉及经营资质、进销台账、产品标签以及农资质量、分类存放不规范等问题30余项,对涉及违规违法的及时进行立案处理。

三是创新监管手段,提升执法服务质效。按照市支队统筹安排,与河东区、临沭县执法大队积极开展跨区域协作,累计开展联合执法2次,破除“熟人执法”壁垒,提升执法震慑力。办案过程中,采取温情执法,注重说理指导,审慎处罚,采取“整改一批,处罚一批,通报一批,落实一批”的工作方法,对规定时间内能整改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或口头提醒进行整改,对整改的问题采取回头看方式,及时核实整改效果。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先后赴全县16个镇街开展普法宣传培训会议21场次,累计培训438家农资经营主体负责人和633名村级农管员,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宣传材料300余份,此举在农资市场取得较好反响,群众法治意识和依法经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截至3月31日,莒南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累计出动执法车辆195车次、执法人员797人次,检查辖区农资经营门店261家,检查仔猪经营单位260家次、饲料企业5家、兽药经营12家、屠宰厂10家次,累计查办违规违法案件28起,罚没款共计51.3万元,为保障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市场秩序和农业生产安全筑牢法治屏障。

通过"绿剑护农"执法行动,全县农资市场环境进一步净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下一步,莒南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将以"绿剑护农"行动为契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紧紧围绕“执法为民,服务三农”的工作理念,按照“一个主线,一个目标,一个原则,三项行动”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化“严执法、重服务、强素质”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三农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为全县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全力打造1113“莒兴农”农业执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