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成飞,女,出生于1984年,山东费县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费县手绣传承人,临沂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临沂市第二十届人大代表。先后荣获“全国(文旅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乡村工匠”“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山东青年五四奖章”等。2009年白手起家创业,2014年成立山东金昇工艺品有限公司,2016年在朱田镇崔家沟村建成费县手绣扶贫工厂。
打破发展传统,壮大传承力量。费县手绣风格古朴,以虎头鞋、虎头帽、绣花肚兜、沂蒙香荷包等为载体,一般用绸缎布料缝制而成,并绣上各种精美图案,佩以系带,中间填充香料,最后缝合而成,文化寓意吉祥,是民间传统的吉祥物。但这种民间手艺传承惯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为了传承手绣技艺,卞成飞打破传统开办非遗工坊,采用“培养+传承”的模式,将手绣技巧手把手传授给从业者,扩大费县手绣传承群体。与此同时,卞成飞以费县非遗手绣项目为依托,举办手绣公益课堂累计490多场次,参加各地展览570多场次,接待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5万多人次,为费县非遗手绣技艺传承培育后备力量。
创新工作模式,带动就业促增收。家住费城街道东胡家村的张风兰,听说能通过手绣灵活就业后,也想加入进来,但因双腿行动不便,迟迟未能如愿。卞成飞知道这个消息后,主动赶到她的家里,手把手传授技巧,还定期上门送丝线、取成品,回收价格也比其他人多两成,单凭手绣这一项,张风兰年收入就能增加七八千元。张风兰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非遗传承人卞成飞为了满足老百姓“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的愿望,无数次送课进村、进社区。面对留守妇女、居家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卞成飞采用“固定+灵活”的就业方式,送活到户、培训到家、工资日结,带动留守妇女、困难户、残疾人等2500余名实现就业创业,每人年增收2至3万元左右,极大地改善了就业者的经济条件。
更新换代搞创新,千年手艺出国门。随着手绣市场的不断扩大,卞成飞意识到要不断创新,生产出满足现代生活的产品,才能走的更快更远。经过研究和市场调查,卞成飞对工坊作品进行了全方位改良,增加狮子、老虎等广受喜爱的图案;将荷包内里填充朱砂、白芷、丁香等中草药,制成香荷包;在技艺上研发了立体绣、撮针绣等针法,使得刺绣形象更栩栩如生,手绣产品由原来的几十个品种逐渐增加到了24大类1000多个品种,覆盖生活多个方面。随着沂蒙手绣的改良升级,卞成飞受邀赴瑞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参加文化交流展览活动。近日,卞成飞非遗手绣,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的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这项沂蒙山区流传千年的民间艺术,在卞成飞的不懈努力下实现了走出国门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