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码农”郝伦和他的“数字菜”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6日
有声朗读:

只需要一张二维码就能顺利完成交易,不担心缺斤少两,更可以让消费者安全溯源,“码农”郝伦让让沂南“数字菜”更加有市场竞争力。

1988年出生的郝伦是土生土长的沂南人。2010年大学毕业后也在城里干过两年的销售,后来毅然辞职回乡,到家乡苏村蔬菜批发市场担任业务经理。每天凌晨开始,安排摊位、对接客户、维持秩序、处理矛盾,八年在批发市场的寒来暑往、摸爬滚打,让他对“市场价格不透明、交易过程易失信、称重环节短斤两”着急上火,让他对“交易程序混乱、市场信誉降低、成交数额下降”困惑很多。

2019年,郝伦带领苏村、北于蔬菜批发市场的员工,成立了新腾(山东)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与商易通数字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联合,创新研发了全国首家产地批发市场“商易通蔬菜电子交易系统”,利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实现了“物联网+互联网+客户+菜农”的高效连接,让菜农“一码在手、畅通云游”。菜农通过云平台生成的即时交易二维码进行称重、议价、交货、去皮等全程交易,减少了过去菜农在交易时频繁地往返和长时间的等待,蔬菜的称重交易数据通过DTU物联网设备自动生成,使人工无法干预称重环节,也从根本上避免了交易中缺斤少两的漏洞。扫码结算的方式也改变了传统手工记账的交易方式,菜农可以选择“线上”银行汇款或者“线下”到市场结算室当场领取现金,打通服务菜农的“最后一公里”。而贴在蔬菜包装上的追溯二维码,与交易二维码数据和市场检测中心的检测数据同步,通过大数据整合,构建起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保障消费者“菜篮子”安全。

经过这几年的持续开发与应用,郝伦深刻体会到了“数字赋能”所带来的根本好处。在大数据的支持下,郝伦和蔬菜批发市场同事们定时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改变了原来交易方式的信息局限性和随意性,为经营决策提供了更精准的方向和目标,为菜农和客户提供了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服务。智慧化的蔬菜电子交易系统,为蔬菜的种植、销售等环节提供新的推动力,引导蔬菜产业向集约化种植发展,为沂南的传统蔬菜种植向“数字菜”转变提供精细化、效率化、品质化的实践,为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富裕、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系统在“临沂市首届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截至2022年,苏村和北于市场服务菜农11000余户,购销客户500余家,年交易量突破5亿斤,年成交额突破6.5亿元,成为沂南蔬菜购销的重要平台。

临报融媒记者 张萍 通讯员 李金阳 邱韦东

上一条:牛庆花:绽放在乡村振兴路上的“电商玫瑰” 下一条:王剑峰:云头山上焙香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