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马东村有2238名村民,回族、汉族群众共同居住在这里。肖付权生于斯长于斯,深爱着家乡,他担任民主党支部书记期间,构建了“党建+特色产业、民族文化、基层治理、民生改善”发展格局,各族群众相处融洽、奔向共同富裕,全村近20年保持“零信访”,被评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居)”“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镇”。他本人被评为“临沂市优秀共产党员”“临沂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光荣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6年,肖付权被乡亲们推选为村党总支成员、民主党支部书记,成为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主心骨之一。从那时起,他有效发挥基层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民族团结新路径,坚持以党建为基石,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政策,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引导回、汉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共同过上好日子。
在他的提议下,马东村先后建设沂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团结主题展厅、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开展多种民族政策宣传活动。在党建、民族团结两大阵地的教育感染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始终践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积极发展牛羊肉特色养殖,发展养殖专业大户15家、牛羊肉加工销售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30余家,年产值逾千万元;成立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香存真星清真食品(郯城)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整合品牌、拓展销路”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民族特色食品,联合“文记酱菜”“冯记烧牛肉”“马记撒子”“文记糕点”等特色食品经营者做大做强,实现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为村集体增收16余万元;新建民主街农贸市场,设置沿街商铺146间、棚底摊位80个,回汉群众合伙做生意,大家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在他的推动下,民事民议成为铁规矩,村民议事小组全程参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三资清理、修路建公园等事关村庄发展的大事要事,努力做到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为了丰富基层群众自治内涵,广泛听取民意、共同商议,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人居环境整治、道德评议、移风易俗、基层治理等各项内容,不仅“约”出了村民的幸福新生活,也“约”定了村庄和谐的新音符。
作为一个民族村的民主党支部书记,肖付权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稳定。他深知这是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石。他探索推行“巷长制”,选拔一批群众基础好、威信高、能干事、肯干事的“巷长”,通过他们将上级好政策向村民传达,将村民的意见建议带到村委,有效激发了群众自觉投身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巷长制”推行以来,成功化解邻里纠纷30多起,帮助弱势群体解决问题100余件,向村两委反映群众建议80多件,疏通了干群交流渠道,有效避免问题积累。“有事情找巷长”已经成为马东村村民的习惯。
集体经济有实力,就可以集中力量为群众办实事。改造“清真寺街”“文昌阁街”等古街,“户户通”硬化路面,安装400余盏路灯,建设景观鱼池、游乐场和棋盘室……喜事一件接着一件,村民们的幸福感也日益提升。
今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肖付权一回到村里,就迫不及待地跟乡亲们分享两会“好声音”。肖付权说:“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好生活是在党的领导下得来的。接下来,我将时刻谨记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和职责,团结带领全体村民听党话、跟党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临报融媒记者 朱鹏 通讯员 宋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