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作风、提标准、抓落实”暨党建质量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本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利用支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建实地教育及下基层开展服务等方式,系统学习了《“强作风、提标准、抓落实”暨党建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材料,现感悟如下。
一、深刻领悟,充分认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按照方案要求,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科学理论,重点学习《论“三农”工作》《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农”是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首先,“三农”工作是保障社会稳定的最重要基础。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社会安全最重要的保障。其次,“三农”工作是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从经济供给方面看,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一切产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从经济需求方面看,“三农”需求,是经济总需求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对于农民人口占比较高、农业产值比重较大、农村面积占比较大的情况,“三农”需求在经济总需求中的比重必然越大。再次,“三农”工作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没有“三农”的生态安全,必然没有国家的生态安全。
在学习中,我不仅提高认识,还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进一步增强了纪律观念,增强纪律意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更加坚定了要有一颗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以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勇气去做好本职工作。
二、提升认识,把“12种意识”融入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我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若想做好工作,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是关键。局党组提出的“12种意识”,沁人心脾,发人深省,给我们年轻干部好好上了一课。
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事关人民生活、社会稳定的大事,倍感责任重大。在学习中,学到总书记的论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坚持严字当头、重典治乱,加大执法惩处力度”。作为农业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好监管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我市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形势复杂、任务艰巨。一是动物养殖量大,养殖场户群体庞大分散,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二是人民群众对肉蛋奶等动物蛋白需求量大幅增加,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要求吃得健康、安全。三是监管力量有待加强,资源缺乏。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已成为一项考验政府部门公共管理、保障民生能力的关键工作。兽医部门负责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兽药质量监督及残留监控等工作,都与从源头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直接相关。对于这项艰巨困难、敏感复杂的任务,定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责任意识,站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奋发努力,加大兽医卫生工作力度,不断强化监管工作,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把好关。
三、找差距、强短板
一是系统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注重。学习还浮在表面,学习的连续性差,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工作,自觉主动地挤时间学习不够,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得少,有时看报纸也是看看大标题,结果对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理解还不深,理论水平不能尽快得到消化提升。二是缺少创新思维,工作的标准要求不够高。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遇到新问题缺少创新向前的勇气,缺乏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工作热情,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理念没有贯彻始终。三是工作不精不细等方面存在差距,有时候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没有总结、没有提炼,与兄弟地市还有差距。
四、下步工作打算
“海岱日新征程阔,拼搏实干勇向前”。一是通过理论学习、干部下基层等方式,不断掌握了解农业、农村、农民的具体情况;通过理论和实践,不断把握业务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二是做好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当前基层对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意识淡薄,要充分利用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举办培训班,科学普及防控技术。三是做好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脚踏实地,科学分析动物疫病发展趋势,为科学防控服务。四是做好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尤其是布病、结核病的净化。“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切实做好科学普及、部门联动,保护人的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民群众的深切关爱、对于民生问题的深入考量、对于“三农”工作的深情厚望,寄托在每一位农业人的肩膀之上,愿永树为民服务意识,不负时代,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