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山东沂南:“同心”绘就“共建”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3日
有声朗读:

 

“村里主干道的路面裂缝了,咱得想个法一块修修。”“能不能安装个净化机,以后用村民积分兑换纯净水。”“充电桩也得安装几个。”……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双堠镇侍郎宅村的“聚心亭”里坐满了前来议事的村民,大家热烈地讨论着“同心共建”行动共建项目。

近年来,沂南县深入推进“同心共建”行动,侍郎宅作为双堠镇的第一批试点村率先启动。“我们从村庄治理作为切入点,更多的听老百姓的声音,激发群众共同参与治理的热情,改变了以往‘干部干、群众看’的旧况。”侍郎宅党支部书记孙玉山说道。

群众的工作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为了更广泛的征求意见,解决村民“到哪儿说事儿”的问题,孙玉山专门设计了“扫码说事”二维码,公布在村情发布微信群里,每周汇总意见建议,对于共性问题就把召集大家到“聚心亭”商量怎样通过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村里群众所想所盼。二维码设立以来收到民生项目、村庄环境、矛盾调处、产业发展等各方面意见建议187条,其中基础设施配套类就涉及46条。但谁出钱,谁出力?成为了摆在侍郎宅村“两委”班子面前的问题。

创设“五个一点”模式撬动各方资源,成为了共建行动的动力源泉。侍郎宅村通过鼓励群众投工捐资筹一点、在外能人帮一点、社会力量助一点、材料就地取一点、政府补贴奖一点模式,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累计义务出工600余人次、筹款420万元。

“咱有这个技能,能给村里帮上忙,还在捐赠榜上加上俺的名,我感到很光荣!”刘乃利兴奋地说。他是侍郎宅村的一名退休职工,平日爱好绘画的他义务出工帮助村里画了4幅墙绘。村驻地企业鑫合食品公司的负责人许宾捐款1.2万元,在同心广场安装了4座7KW电动汽车充电桩,“能参与到共建行动中出一份力,这是作为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许彬说道。

去年以来,村内主干道铺设沥青路面1.2万平方米,新划停车位180余个,更换地下管涵7处、井盖120余个,弱电入地2.6千米,墙体美化400余平米,设置“享印助学服务点”“共享电桩”“共享水站”等便民设施8处,现在的侍郎宅村已经焕然一新,在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每一位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近年来,沂南县通过推广同心共建的理念,打好“民生牌”和“民心牌”,真正实现群众由“旁观者”向“参与者”“决策者”转变,形成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

干净平坦的道路、环境优美的健身公园、眼前一亮的墙体画……在沂南县实施同心共建行动中,岸堤镇田家北村也迎来了“大变样”。

据田家北村支部书记田洪涛介绍,自开展同心共建以来,田家北村共建设停车位38个,既方便了逢年过节停车,农忙时节村民还可以晾晒粮食。同时村内还铺垫了沥青路、修建了小广场、安装了路灯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显著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在追求和美乡村建设的同时,田家北村还着眼于产业发展与共同富裕。前期,田家北村积极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亩,种植小麦、玉米。2024年,合作社在利用村内闲置老学校房屋资源的基础上,将原先的教室改造成了现代化的石磨工坊,成功地将传统的石磨技艺与现代农业产业结合,生产石磨小麦粉,延长了小麦加工产业链。目前,工坊每日可生产小麦粉400斤,对提升小麦附加价值、带领集体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侍郎宅村的华丽蜕变与田家北村的产业发展都是沂南县实施同心共建行动推进“党群同心”新实践的缩影。下一步,沂南县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党群合力,打牢产业支撑,深化“同心共建”行动,推动更多村庄迸发乡村振兴新动能。(人民网 姜伟)

上一条:《中国农民合作社》杂志刊发文章《山东蒙阴:农业园区+合作社 拓宽强镇兴村富民路》 下一条:人民日报 | 兰陵县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委员:带动合作社和农户一起增收

关闭